留学后是否能考公考编进体制内?-新东方前途出国

0471-6390055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郭艳茹>日志>留学后是否能考公考编进体制内?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郭艳茹

郭艳茹

英国部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呼和浩特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郭艳茹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留学后是否能考公考编进体制内?

    • 英国研究生
    • 留学指南
    2025-06-29

    随着留学热潮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海外深造,回国考公一直都是海外名校毕业生的热门选择之一。然后,近期关于留学生考公考编的话题频频引发热议:

    “体制内正在拒绝留学生?”

    “留学后回国考公考编是否浪费时间?”

    “留学经历到底值不值?是否能帮助学生考入公务员或事业编制?”

    其实不然,体制内一直都十分欢迎留学生,国考、省考、市考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均有机会。 本文将解答这些疑虑,帮助留学生做出更明智的职业规划。

    选调正在“拒绝”留学生?

    近期,广东省发布的2025年选调生政策调整,境外毕业生不再符合选调生资格。


    “广东省2025年定向选调计划不再招收留学生!”引发热议。原本能够报考的60所境外院校(包括6所港澳名校和54所海外大学)全面失去资格。

    不止是广东,北京、重庆、山东、四川等省(市)也宣布不再接受留学生报考选调后,目前只有上海接受留学生申请选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政策调整?  实际上,这些政策变化只是地方性的调整,并不是体制内全面“拒绝”留学生。 选调政策收紧也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留学生,留学也不会成为考公考编的障碍。 留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国考、省考、市考等途径进入体制内,甚至在一些岗位中,留学经历成为优势。 留学生考公仍有机会 留学生仍然可以报考公务员: 即使部分选调生岗位限制了留学背景,留学生依然有机会报考公务员。 根据《公务员法》和相关政策,留学生只要符合学历要求,完全可以参加国考、省考等公务员考试。留学生考公基本不受限制,甚至很多单位需要有海外留学的技术型人才。 例如:2024年国考中,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等涉外部门30%涉外岗位明确表示“优先考虑具有留学背景的候选人”,录用留学生占比达18%。
    留学生学制短,时间成本低: 比如英国、中国香港1年制硕士,比国内3年学硕节省2年时间,学生可更早满足‘应届生身份’要求。 部分省考规定”留学回国人员毕业2年内未就业均算应届生”,因此1年制硕士毕业后仍有1年窗口期可同时备考公务员和参与秋招。
    从2024年上海首批拟录用公务员名单,我们可以看出来: 中国香港、英国、澳大利亚院校,留学生录取人数占比显著。 其中共有28名留学生被录取,中国香港院校的学生占比高,有17人;澳大利亚院校有6人进入名单,英国院校共有5人进入名单。 留学生落户政策优势: 上海、深圳等地对QS前100院校硕士提供直接落户资格,而报考公务员需本地户籍。

     留学生进体制内的其他途径
    除了公务员考试,留学背景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体制内就业。 即使选调生政策收紧,留学生仍可通过“国考+人才引进+国企管培生”并行策略进体制内。 1. 事业单位与地方政府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省考和市考已经开始在国际化岗位上设置了“优先考虑留学背景”标签。 例如,上海市、深圳市的公务员岗位在“外事、经济发展”类岗位中,明确指出具有留学背景的优先录用。 2. 国企和央企
    例如国家电网、华为等国企,尤其是在涉及国际化业务的岗位,越来越倾向于招聘具有留学背景的候选人。 2023年全球招聘计划中,12.8%的录用者为留学生,其中能源、国际工程相关岗位中,留学生占比超40%。2024年境外留学生拟录取名单有169人。 3. 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 这些企业对留学背景的偏好逐渐加强,尤其是在跨境电商、国际项目管理、外资合作等岗位中,留学背景的员工比重已经超过15%。 最后,对于考虑考公考编的留学生来说,虽然部分选调生政策收紧,但在国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的国际化岗位上,留学背景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随着留学热潮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海外深造,回国考公一直都是海外名校毕业生的热门选择之一。然后,近期关于留学生考公考编的话题频频引发热议:

    “体制内正在拒绝留学生?”

    “留学后回国考公考编是否浪费时间?”

    “留学经历到底值不值?是否能帮助学生考入公务员或事业编制?”

    其实不然,体制内一直都十分欢迎留学生,国考、省考、市考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均有机会。 本文将解答这些疑虑,帮助留学生做出更明智的职业规划。

    选调正在“拒绝”留学生?

    近期,广东省发布的2025年选调生政策调整,境外毕业生不再符合选调生资格。


    “广东省2025年定向选调计划不再招收留学生!”引发热议。原本能够报考的60所境外院校(包括6所港澳名校和54所海外大学)全面失去资格。

    不止是广东,北京、重庆、山东、四川等省(市)也宣布不再接受留学生报考选调后,目前只有上海接受留学生申请选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政策调整?  实际上,这些政策变化只是地方性的调整,并不是体制内全面“拒绝”留学生。 选调政策收紧也并不仅仅只是针对留学生,留学也不会成为考公考编的障碍。 留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国考、省考、市考等途径进入体制内,甚至在一些岗位中,留学经历成为优势。 留学生考公仍有机会 留学生仍然可以报考公务员: 即使部分选调生岗位限制了留学背景,留学生依然有机会报考公务员。 根据《公务员法》和相关政策,留学生只要符合学历要求,完全可以参加国考、省考等公务员考试。留学生考公基本不受限制,甚至很多单位需要有海外留学的技术型人才。 例如:2024年国考中,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等涉外部门30%涉外岗位明确表示“优先考虑具有留学背景的候选人”,录用留学生占比达18%。
    留学生学制短,时间成本低: 比如英国、中国香港1年制硕士,比国内3年学硕节省2年时间,学生可更早满足‘应届生身份’要求。 部分省考规定”留学回国人员毕业2年内未就业均算应届生”,因此1年制硕士毕业后仍有1年窗口期可同时备考公务员和参与秋招。
    从2024年上海首批拟录用公务员名单,我们可以看出来: 中国香港、英国、澳大利亚院校,留学生录取人数占比显著。 其中共有28名留学生被录取,中国香港院校的学生占比高,有17人;澳大利亚院校有6人进入名单,英国院校共有5人进入名单。 留学生落户政策优势: 上海、深圳等地对QS前100院校硕士提供直接落户资格,而报考公务员需本地户籍。

     留学生进体制内的其他途径
    除了公务员考试,留学背景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体制内就业。 即使选调生政策收紧,留学生仍可通过“国考+人才引进+国企管培生”并行策略进体制内。 1. 事业单位与地方政府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省考和市考已经开始在国际化岗位上设置了“优先考虑留学背景”标签。 例如,上海市、深圳市的公务员岗位在“外事、经济发展”类岗位中,明确指出具有留学背景的优先录用。 2. 国企和央企
    例如国家电网、华为等国企,尤其是在涉及国际化业务的岗位,越来越倾向于招聘具有留学背景的候选人。 2023年全球招聘计划中,12.8%的录用者为留学生,其中能源、国际工程相关岗位中,留学生占比超40%。2024年境外留学生拟录取名单有169人。 3. 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 这些企业对留学背景的偏好逐渐加强,尤其是在跨境电商、国际项目管理、外资合作等岗位中,留学背景的员工比重已经超过15%。 最后,对于考虑考公考编的留学生来说,虽然部分选调生政策收紧,但在国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的国际化岗位上,留学背景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郭艳茹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郭艳茹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https://liuxue.xdf.cn/blog/blog_7619472.shtml?from=copy_web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