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恢复处理外国学生签证(F类)、交流访问签证(J类)以及职业培训签证(M类)的相关申请。同时,签证审查程序中也加入了对申请者社交媒体活动的审查要求。
这一新政的公布,标志着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回稳,对于计划赴美读研或继续学业的中国学生而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
一、学生签证恢复办理,四地可预约
早在5月底,美国国务院曾短暂暂停全球学生签证的新预约,主要目的是为调整审核机制,优化流程。随着系统更新完成,目前各地美领馆正在逐步释放签证预约名额。
虽然当前放出的预约数量尚未完全恢复至常规水平,但已有不少申请人成功预约到面谈时间,显示出系统正在有序回归。以下为近期主要使领馆的开放情况: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沈阳
建议尚未预约成功的同学继续关注官方放号进展,避免频繁刷票导致账户异常。
二、签证审查新增“社交媒体”环节
此次签证恢复的同时,美国国务院也更新了对申请人背景审查的相关指引。所有拟申请学生签证者,需接受社交媒体、搜索记录等网络行为审查。
审查重点包括但不限于:
-
是否发表过与美国国家安全相关的敏感言论;
-
是否支持或宣传恐怖组织;
-
是否涉及歧视、仇恨或暴力等行为。
如果申请人拒绝配合,或社交媒体设为非公开状态,可能影响签证结果。因此,建议有申请计划的同学提前梳理自己的网络足迹,确保不会因无意识言论带来风险。
三、实际签证数据:乐观信号已出现
从某教育机构近期数据(时间段为2025年1月1日至5月31日)来看,美签形势整体向好,尤其硕博阶段表现积极:
-
博士签证直接通过率为 53%,无行政审查(AP)案例;
-
硕士签证直接通过率为 73%,拒签率仅为 2%。
分专业看,行政审查概率差异较大:
专业方向 | 行政审查(AP)概率 |
---|---|
计算机科学(CS) | 14% |
电子工程(EE) | 40.9% |
生物类(非工程/统计) | 66.7% |
材料科学 | 60% |
由此可见,当前签证政策更趋精细化,专业敏感度依然存在,但并未如网络言论所言“全面收紧”。
个人洞见|为留学家庭划重点
对计划赴美留学的学生而言,此次签证恢复是一个积极信号。我们建议同学家长:
-
提前规划申请时间线,尤其注意签证高峰期的预约难度;
-
配合顾问老师梳理社交媒体内容,确保合规、清晰;
-
理性判断签证政策变化,关注官方信息,避免被情绪化舆论干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