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欧洲多国高校表现抢眼。以瑞士、荷兰、北欧、爱尔兰、比利时为代表的“英语授课国家”共占据全球前200中的31席。此外,德国和法国的高水平高校也取得稳步提升。慕尼黑工业大学升至全球第22位,法国“四所重点大学”——PSL、巴黎综合理工、萨克雷大学、索邦大学亦表现稳定。
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多元,既有公立综合性大学,也有规模小、专业集中的“大学校”体系。申请时需注意准备针对性材料:文科申请者建议规划研究方向并提前撰写计划书,理工科申请者则可结合科研与实习经历提升背景。语言方面,根据授课语种,具备相应的英语或法语能力是重要申请条件。
德国作为理工科教育的代表,高考成绩达到总分的70%左右即可申请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等项目。其部分硕士项目为全英语授课,不要求德语基础,适合希望以英文完成学业的申请人。
而瑞士、荷兰、北欧、爱尔兰等地近年来持续拓展英文授课课程。根据统计,全球非英语国家中,近七成的英文授课课程来自欧洲。学科覆盖广泛,从工程、商科到社会科学、医学等均有设置,且费用合理。例如瑞士公立大学仅收取注册费用,荷兰、北欧多地硕士课程年费用在10至15万元人民币之间。
此外,这些国家普遍提供毕业后的求职签证政策,如荷兰和爱尔兰允许毕业生留在当地寻找工作1至2年。大多数本科项目不强制要求高考成绩,部分可凭高中成绩申请预科或直入本科课程,尤其对应届毕业生更为友好。
欧洲高校正以多样课程体系、实践导向与合理的留学成本,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是值得关注的深造目的地。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专业:
- 文商,理工,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