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 日,加拿大移民局(IRCC)关于国际学生境内转学的新规正式结束过渡期,这一政策调整不仅重塑了留学生的升学转学流程,更标志着加拿大对国际教育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升级。从旧规中 “在线更新院校信息” 的简易操作,到如今 “先获批新学签再入读” 的硬性要求,政策转向背后隐含着对教育资源分配、学生合规管理的深层考量,亟待所有留学生精准把握。
一、新政实施背景与关键时间节点
2024 年 11 月发布的改革通知曾引发留学圈广泛讨论,而新规的全面执行意味着所有专上教育阶段的转学 / 升学行为必须遵循严格的学签审核机制。与旧规相比,最大变化在于取消了 “简易转学” 流程,仅在学校关闭、课程取消等紧急情况允许例外,这一调整旨在强化对国际学生学习轨迹的规范化管理。
二、必须重新申请学签的四大核心场景
根据学习阶段与院校类型差异,以下情形需启动新学签申请:
- 跨专上院校转学 / 升学:如多伦多大学转至 UBC,需附新院校录取信与省级认证信(PAL/TAL),确保跨省教育资源分配合规;
- 教育阶段跨越升级:中学生升入学院 / 大学,即使原学签有效也需重新申请,源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配额管控;
- 教育阶段降级调整:专上院校转至中学需按新学签流程申请,保证学习计划合理性审核;
- 历史转学再操作:2024 年 11 月前已转学、现再次转学的学生,需统一遵循新规重新申请。
三、政策执行的过渡衔接与例外豁免
尽管新规趋严,但仍保留灵活机制:同一院校内转专业无需新学签,仅更新 PAL/TAL;中小学阶段转学豁免;魁北克职业培训学校间转学仅需更新 CAQ。这些例外既尊重区域教育自治,也为学生正常学术调整留有余地。
综上,新规的落地要求留学生打破 “转学即更新信息” 的旧认知,尤其在跨院校、跨教育阶段转学时需提前规划学签申请。而政策中对 PAL/TAL 材料的强化,更预示着下一阶段转学操作的核心难点 —— 这正是第二篇将深入解析的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