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越来越受欢迎,但市场上也混杂着一些“假合作”“野鸡项目”,不仅浪费金钱,还可能影响学历认证。如何辨别真假?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1. 查教育部批准名单
✅ 官方渠道核实:
所有合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需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备案。输入院校或项目名称即可查询。
❌ 警惕“计划外招生”:
若项目不在教育部名单内,颁发的学位可能无法认证,相当于“花钱买假文凭”。
2. 看外方院校资质
✅ 正规海外高校:
合作的外方院校应在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外国大学名单内。
❌ 警惕“野鸡大学”:
某些项目打着“名校合作”旗号,实则外方院校排名极低甚至不存在,务必核实学校官网和排名(如QS、THE)。
3. 关注课程与师资
✅ 真实外教授课:
正规项目通常有外方教师授课,且比例不低于30%。可要求查看课程表或试听课程。
❌ “挂羊头卖狗肉”:
若全程由国内老师用中文授课,却承诺“海外学位”,基本是坑。
4. 警惕虚假宣传
✅ 核实毕业生去向:
正规项目会公布往届学生的留学、就业情况,可联系校友求证。
❌ “百分百保录”“轻松拿文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若机构承诺“无需语言成绩”,大概率不靠谱。
5. 学费与合同陷阱
✅ 费用透明合理:
中外合作办学学费较高,但会明确公示,一般5万-15万/年(视项目而定)。
❌ 隐形收费或超低价:
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项目”或中途加收“认证费”“管理费”的,需警惕。
总结:三步避坑法
-
查:上教育部官网核实项目资质。
-
问:联系学校招生办,要求提供外方院校授权证明。
-
比:对比同类项目课程、学费、毕业生反馈,选择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