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木头语言”?
“parler la langue de bois”
“parler la langue de bois”指说话人使用刻板的套话,讲话充斥着陈词滥调和空洞辞令。说“木头语言”的人通常不会直接回答问题,而是以模糊的措辞、委婉的说明或冗长的解释绕过敏感议题。
“langue de bois”本质上是一种欺骗。它通过语言的表面逻辑掩盖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使听众难以捕捉有效信息,甚至丧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这种表达方式常被用来掩饰问题或推卸责任。但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企业声明、公关回应乃至日常交流中,我们都可能看到“langue de bois”的阴影。
有趣的是,法语中还存在一个更学术化的术语——“xyloglossie”(源自希腊语)专门指代这种现象。此外,我们也会称这种迂回的说话方式为“politiquement correct”,即“政治正确”。
历史溯源:从东欧到法国
“langue de bois”这一表达的起源与东欧国家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
历史学家认为,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沙皇俄国时期的“橡木语言”(langue de chêne),用以讽刺官僚体系僵化和冗长的公文用语。苏联时期,官方话语模棱两可的现象进一步恶化,催生了民众对“说套话”的批判。
在波兰,类似的表达是“nowo mowa”,德国人则用“混凝土语言”(langue de béton)形容沉重而空洞的言辞。在中国则有“铅语言”(langue de plomb)的比喻,暗指话语如金属般冰冷且不可改变。
不难发现,在这些比喻中,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群都用坚硬的材料来象征语言的封闭性。
而法国对“langue de bois”的认知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知识分子和政客被戏称为“双语者”——既能用正常语言交流,又精通“木头语言”的艺术。1970年代后,这一表达逐渐流行。根据文献记录,法语中首次明确使用“langue de bois”一词是在1978年,它出现在一本关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著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