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七月份开始,“暑期科研”这个词就开始在目标海外深造(尤其是志在名校博士项目)的学子圈中升温。最近在与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深入交流中,小美发现,尽管大家对暑研的重要性有所认知,但普遍存在几个关键误区:有人认为这是“学霸专属”,普通学生望尘莫及;有人觉得申请流程神秘莫测,无从下手;又或者低估了其对博士申请的决定性作用……这些认知偏差,往往让一些本有机会的学生错失了提升背景、锁定推荐信的黄金机遇。
暑期科研一般指的是去海外教授实验室做全职助研2-3个月,许多海外名校和知名实验室都提供暑期研究项目,表现杰出的申请者还有机会提前获得录取通知。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不低,需要与国内外学生竞争,但成功申请后,通常会提供奖学金,学生一般没有经济负担,其侧重增强学术研究背景;而夏校一般就是去海外院校上课,侧重学习经历,可以选择相关专业学分课程。有的人可能会疑惑,海外暑研到底有什么价值呢?首先,暑研可谓是博士申请的“隐形通行证”!根据哈佛官方数据显示:92%录取者拥有海外科研经历,教授推荐信比高GPA更有说服力! 此外,暑研还能帮你判断所选科研方向是否适合你自己。2-3个月深度体验实验室工作,避免读研后才发现"不适合"的尴尬 最后,暑期科研还有以下隐藏福利:1.部分项目可转换学分(如MIT UROP) 2. 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获Return Offer(斯坦福SURP往年30%留组率) 了解完暑研对于申请的助力作用,大家可能对于暑研的类型比较感兴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美国暑研的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