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发布概览:指标体系进入“稳定期”
2024年6月5日凌晨4点(北京时间),QS世界大学排名如期发布。本次排名覆盖了全球104个高等教育系统的1500所大学,数据来源包括1750万篇学术论文分析和24万名学者及雇主的评价反馈。
此次排名延续了去年全面更新后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
-
新增三项核心指标: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就业成果(Employment Outcomes)、国际研究网络(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
传统指标重新调权:如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等
- 不设“选择退出”机制:力求使榜单反映更全面的教育生态表现
🇸🇬 新加坡:亚洲教育的“领跑者”
新加坡高校再次展现出在亚洲地区的显著竞争力。
-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8名,继续位列亚洲高校前列;
-
**南洋理工大学(NTU)**从2024年的第26名跃升至第15名,进入全球Top 20;
-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分别排名第440名与第585名,增长潜力可期。
趋势观察:
近年来,新加坡与中国大陆高校的学术合作愈加密切,且两国自2024年起实现互免签证政策,使得新加坡成为中国学生心中的热门留学目的地之一。
🇭🇰 香港高校:六所名校全线上升,集体发力
2025年的QS排名显示,香港地区主要高校的世界排名实现全面提升,是近年来少见的整体性进步。
2025排名 | 2024排名 | 高校名称 |
---|---|---|
17 | 26 | 香港大学(HKU) |
36 | 47 | 香港中文大学(CUHK) |
47 | 60 | 香港科技大学(HKUST) |
57 | 65 | 香港理工大学(PolyU) |
62 | 70 | 香港城市大学(CityU) |
变化解读:
-
香港大学提升9位,跻身全球Top 20;
-
香港中文大学和科技大学的进步幅度均超过10名,表现突出;
-
整体来看,这种集体上升不仅反映出教育质量的进展,也与区域政策支持、国际合作的拓展密切相关。
留学选校提醒:排名是参考,但需多维权衡
虽然QS排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在实际留学选择中,不能只依赖单一指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量:
不同排名机构各有侧重:
QS更看重声誉与国际化,THE强调研究影响,US News则注重数据统计,综合比较更有助于形成全景判断。
关注个人发展需求:
每位学生的专业方向、职业规划、语言环境适应能力等,都是决定择校的重要因素。
兼顾预算和出入境便利性:
例如中新签证互免、香港提供多样奖学金与实习项目,这些现实因素对留学体验至关重要。
小贴士:这样用QS排名更科学!
📌 明确目标专业 → 利用QS官网的学科排名入口,查看具体专业在各高校的表现。
📌 对比不同国家/地区趋势 → 亚洲高校在多个领域快速崛起,不妨跳出欧美传统视角。
📌 多元排名组合使用 → 结合QS、THE、US News 等多份榜单形成综合印象。
📌 获取真实就读体验 → 联系在读学长学姐,了解学习节奏、生活成本与就业路径。
📌 提前规划申请流程 → 留出充足时间准备语言成绩、推荐信、申请材料及奖学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