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考和中国高考-新东方前途出国

0592-5890880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胡帆>日志>日本高考和中国高考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胡帆

胡帆

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厦门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胡帆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日本高考和中国高考

    • 日本语言教学
    • 留学新闻
    2025-06-07

    一、日本高考制度

    1. 考试体系结构

    日本高考分为 两次考试,形成 "共通测试+个别学力考" 的双轨制:

    • ① 大学入学共通测试(原センター試験)

      • 时间:每年1月中旬

      • 性质:全国统一笔试(类似中国高考首轮)

      • 科目

        • 文科:国语、数学Ⅰ·A、外语(英语等)、理科(基础科目)、社会(地理历史/公民)

        • 理科:国语、数学Ⅱ·B、外语、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基础科目)

      • 评分:标准化分数(满分900分)

    • ② 二次試験(各大学自主招生)

      • 时间:2-3月

      • 形式:由各大学命题,含笔试(专业科目)+面试+小论文

      • 典型院校要求

        • 东京大学:共通测试(占60%)+二次试验(40%)

        • 早稻田大学:部分学部取消二次笔试,仅面试+材料审查

    2. 特色机制

    • 推荐入学(AO入試):占录取30%-50%,通过活动履历、面试直接录取

    • 私立大学单独考试:如庆应义塾大学「FIT入試」侧重小论文

    • 英语替代考试:可用TOEFL/IELTS成绩代替共通测试英语科目

    3. 最新改革(2025年起)

    • 共通测试新增 「情報」(编程与数据分析)必考科目

    • 英语引入 CEFR标准(对标国际语言框架)


    二、中国高考制度

    1. 考试体系结构

    • 统一命题:大部分省份采用全国卷(分Ⅰ/Ⅱ/Ⅲ卷),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如北京、上海)

    • 考试时间:每年6月7-8日(部分省份延长至9-10日)

    • 科目设置

      • "3+1+2"模式(新高考改革省份):

        • "3":语文、数学、外语(必考)

        • "1":物理或历史(二选一)

        • "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两门)

      • 传统文理分科(部分未改革省份):文科(语数外+政史地)、理科(语数外+物化生)

    • 总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考科目100分×3)

    2. 录取规则

    • 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投档

    • 批次控制线:分本科一批/二批、专科批划线(2023年河南理科一本线514分,文科547分)

    • 特殊类型招生:强基计划(基础学科)、艺术类校考、体育单招等

    3. 改革动态

    • 取消高考加分(如2024年起取消华侨子女加分)

    • 增加 "综合素质评价" 在录取中的权重


    三、核心差异对比

    对比维度 日本高考 中国高考
    考试次数 两次(共通测试+大学自主考) 一次统考
    命题方式 共通测试全国统一+大学自主命题 全国/省级统一命题
    录取依据 成绩+面试+推荐书 几乎完全依赖笔试分数
    竞争压力 名牌大学录取率约1%(东大2.3%) 一本率约20%(北京40%、河南11%)
    复读生比例 约15%(浪人生) 约10%-20%
    国际认可度 共通测试仅日本国内适用 成绩可直接申请部分海外大学

    四、对学生的建议

    1. 日本高考适合

      • 擅长面试表达、有特长领域的学生

      • 希望避开"一考定终身"压力

      • 案例:通过AO入試,无犀利笔试成绩也可进早稻田

    2. 中国高考适合

      • 应试能力强、追求公平统一标准

      • 计划通过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港澳/海外高校(如悉尼大学认可高考分数)

    3. 共同趋势

      • 两国都在弱化"唯分数论"(日本增加综合评估,中国推广强基计划)

      • 重视 数理能力(日本新增编程科,中国强化物理地位)

     

     
     
     
     
     
     

    一、日本高考制度

    1. 考试体系结构

    日本高考分为 两次考试,形成 "共通测试+个别学力考" 的双轨制:

    • ① 大学入学共通测试(原センター試験)

      • 时间:每年1月中旬

      • 性质:全国统一笔试(类似中国高考首轮)

      • 科目

        • 文科:国语、数学Ⅰ·A、外语(英语等)、理科(基础科目)、社会(地理历史/公民)

        • 理科:国语、数学Ⅱ·B、外语、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基础科目)

      • 评分:标准化分数(满分900分)

    • ② 二次試験(各大学自主招生)

      • 时间:2-3月

      • 形式:由各大学命题,含笔试(专业科目)+面试+小论文

      • 典型院校要求

        • 东京大学:共通测试(占60%)+二次试验(40%)

        • 早稻田大学:部分学部取消二次笔试,仅面试+材料审查

    2. 特色机制

    • 推荐入学(AO入試):占录取30%-50%,通过活动履历、面试直接录取

    • 私立大学单独考试:如庆应义塾大学「FIT入試」侧重小论文

    • 英语替代考试:可用TOEFL/IELTS成绩代替共通测试英语科目

    3. 最新改革(2025年起)

    • 共通测试新增 「情報」(编程与数据分析)必考科目

    • 英语引入 CEFR标准(对标国际语言框架)


    二、中国高考制度

    1. 考试体系结构

    • 统一命题:大部分省份采用全国卷(分Ⅰ/Ⅱ/Ⅲ卷),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如北京、上海)

    • 考试时间:每年6月7-8日(部分省份延长至9-10日)

    • 科目设置

      • "3+1+2"模式(新高考改革省份):

        • "3":语文、数学、外语(必考)

        • "1":物理或历史(二选一)

        • "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两门)

      • 传统文理分科(部分未改革省份):文科(语数外+政史地)、理科(语数外+物化生)

    • 总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考科目100分×3)

    2. 录取规则

    • 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投档

    • 批次控制线:分本科一批/二批、专科批划线(2023年河南理科一本线514分,文科547分)

    • 特殊类型招生:强基计划(基础学科)、艺术类校考、体育单招等

    3. 改革动态

    • 取消高考加分(如2024年起取消华侨子女加分)

    • 增加 "综合素质评价" 在录取中的权重


    三、核心差异对比

    对比维度 日本高考 中国高考
    考试次数 两次(共通测试+大学自主考) 一次统考
    命题方式 共通测试全国统一+大学自主命题 全国/省级统一命题
    录取依据 成绩+面试+推荐书 几乎完全依赖笔试分数
    竞争压力 名牌大学录取率约1%(东大2.3%) 一本率约20%(北京40%、河南11%)
    复读生比例 约15%(浪人生) 约10%-20%
    国际认可度 共通测试仅日本国内适用 成绩可直接申请部分海外大学

    四、对学生的建议

    1. 日本高考适合

      • 擅长面试表达、有特长领域的学生

      • 希望避开"一考定终身"压力

      • 案例:通过AO入試,无犀利笔试成绩也可进早稻田

    2. 中国高考适合

      • 应试能力强、追求公平统一标准

      • 计划通过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港澳/海外高校(如悉尼大学认可高考分数)

    3. 共同趋势

      • 两国都在弱化"唯分数论"(日本增加综合评估,中国推广强基计划)

      • 重视 数理能力(日本新增编程科,中国强化物理地位)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胡帆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胡帆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https://liuxue.xdf.cn/blog/blog_7594568.shtml?from=copy_web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