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申请过程中都会遇到学生和家长对于选择什么专业比较纠结的问题。作为传统的中国家长,更希望孩子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的问题,也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问题。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在大学期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到底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选择家长们眼中“实用”的专业呢?
我想跟家长分享一个我的观点:如果把孩子送出国,单看毕业后的收入的话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孩子出去所学到的全新思维方式,与人处事的能力等等。这个可能在国内花钱也是买不来的一种宝贵经历,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毕业后短时间内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花钱帮孩子培养一种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将伴随孩子一生。
庆幸的是,美国大学本科期间,允许学生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选择,让他们通过前两年的磨合,找到自己适合的专业。他们允许学生“犯错”。为了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里我摘录了一个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首先我要说,家长们要我们学实用专业,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有道理。我不认为年轻气盛声泪俱下说自己怀揣梦想学电影/戏剧/文学的年轻人一定就是勇敢。有的是本来就不靠读东西吃饭(家底很好的,或者以后就嫁人了了的)。有的是虚荣心(老子我有梦想,你们没有)。更多的是无知(我可能就在这个类别里)。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们看不见长辈看见了的困难。如果把真正有多难告诉我们了,我们讲不定发自心底地,像我们长辈一样害怕了。我大二时选艺术史,不知道人文学科在美国的quota是比科学类的要难拿很多很多的。不知道连OPT这样的基础签证都比别人短一年的。以后这种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只会更加多。我以后一定会在饥肠辘辘时很羡慕学人力资源的童鞋的。所以对于,包括我在内的,选没饭吃的专业的童鞋们来说,我们没有放弃这份“梦想”,不是因为勇敢,而是因为无知。
好了,我先说了自己不知道的。现在我开始说我所知道的东西。
我分两个类别来说。先说为什么 选无用专业不一定是犯错。
你其实永远没有办法去预测这个社会的走向的。所以,选择实用专业和选择饿死专业,如果要从生存角度上来说,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赌注。拿我干妈给我说的事来说吧。在杭州,曾经有段时间,房地产很火。大家为了实用,都去学房地产,结果四年学下来,房地产遭遇封堵了,学出来的人都喝了西北风。而当年那些学动漫的人,反而咸鱼翻身,因为杭州现在动漫市场灰常大。
所以,所谓实用专业和饿死专业,在“实用性”上来说,都有不确定性的。这个社会变数太多,变化太快,你没有办法预测,今天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四年以后还是需要。而且阿,学经济的人对这个感触应该最深。你想你们为什么学经济?不就是为了预测明天的社会走向么。是不是,很难阿?否则你们考前尽在叫什么苦阿?
但是人是有一个东西是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的,那就是自己。其实大家高中毕业的时候,是非常不了解自己的。你想想中国的教育,都是爸爸妈妈老师和你说,你要做这个,做那个。如果做到了,你就是好的。这是一种非常机械的程序。但是所谓 “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就是一个相亲的过程,知道自己可以给予什么,知道这个社会在当下需要什么,然后对接起来。所以,你最容易把握的(但是非常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最难的)就是自己。
而当你对于一样东西感到喜欢时,这就是你自己的一种表达。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学艺术史?我总是说,其实我刚刚进大学的时候,是没有听见过art history这个东东的。我只是随便报了一个选修课,Surrealism,然后也不知道超现实主义是神马,就进去听课了。
"And then the professor just remind me of the person I want to become“
这就是我的一句话答案。那个教授提醒了我,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上,我们小小一个艺术史系,这样的教授是真的真的很多的: 文学院的William Veeder,拜占庭的Heather Badamo, 博物馆史的Martha Ward,现代史的Darby English...我高中的时候看西南联大的纪录片,看见里面一个学生描写他上钱钟书的课,那种被惊为天人的感觉。而我很感谢芝加哥大学,居然没有破碎我的幻想(一切幻想本来都是用来破碎的),反而是提醒了这个幻想。人家问我,你那个教授是什么样的呢?
我想用很多词来描绘当时这个叫Molly Warnoch的教授。她讲课娓娓道来,优雅,而却一针见血。她平和,再白痴的发言,她也可以看出可以用的东西。她极致博学,每次上课都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她好快乐。就像我当时读麦当娜的自传,传记作者想通过不同的途经去拼凑这个极其复杂,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的人,去寻找”真实的麦当娜“。而我在看麦当娜一次表演的时候,忽然悟到,其实真实的麦当娜就在台上。表演时的她快乐,轻松,没有戒备,整个生命淋漓地破绽而开。我觉得我的教授,当时也有一种快乐,没有戒备,整个生命破绽而开的感觉。
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选择艺术史,我只是”感觉“我要选这个。可是如果说理性思维是把人类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标准,是全人类独有的东西;感觉则是“你”,你自己,独有的东西。一个是你作为一个理性思维的人类。一个是你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
我想讲的第二类别,比我上一个类别要有力很多。如果说上一个类别(为什么选无用专业不算犯错)还有不少理论上的漏洞,这一个类别可以让你闭嘴。
我想问,年轻最大的资本是什么?不是美貌,不是青春,甚至不是你的健康。年轻最大的资本是犯错的机会。等到你四五十岁了,你会发现,你没有办法随便犯错了;你如果犯错,房子的贷款怎么办?孩子的学费怎么办?你一个人已经深深嵌入了社会中,你的错误会波及到你爱的人。
但是我们还年轻。我们有机会犯错。只要犯了错之后汲取学习到东西,我们永远都是走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道路上。
所以,如果你还是觉得,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是犯错,那么我说,趁着你现在还“犯得起”,去犯吧。

解维双
电话:010-59000326-845
Email:xieweishuang@xdf.cn
英语专业毕业,专业八级,四年多的留学工作经验,两年后期申请经验,深谙美国大学申请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对文书亮点的挖掘以及文书写作有很强的把控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曾经帮学生申请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南加州大学,密歇根安娜堡大学等名校。
想了解更多留学最新动态,您可以拨打
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热线010-62605599/59000326
更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
新浪官方微博:@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 http://e.weibo.com/xdflx
官方微信:新东方前途出国(微信帐号:xdfqian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