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国际部?想让孩子本科阶段出国接受更好教育的家长在中招考试后都会面临这样艰难的选择。那么到底怎样才是最好的选择?如何做出最利于孩子的决定?去国际部的话,哪个学校最适合孩子?什么时间开始准备最好?接下来我们会详细给各位家长学生进行分析。
普高or国际部?
普高:由于国内对数理化的重视所以读普高的孩子数理化基础打的会更扎实,但是由于学校还是以国内高考为主,所以想要出国的孩子在普通班压力会非常大而且能用来学习托福等语言考试的时间会被大量的挤压,导致学生在这种环境内无法全身心准备出国需要准备的一系列考试和活动,可能会最终影响申请结果。
国际部:相比普高,国际部学习时间和环境相对宽松,且周围都是要出国的学生,所以可以一起结伴去学托福做活动。但是由于课程相对轻松,如果孩子自制力不够好,很容易松懈,导致考不出来理想的成绩,申请不到国外理想的院校但同时又放弃了国内高考,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比较尴尬了。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最好?
越早开始越好。美国大学招生官看的不是学生一年的表现,也不会仅仅因为TOEFL, SAT/ACT高分就录取一个学生。而是根据一个学生从Freshman Year 到Senior Year(相当于国内的初三到高三)的学术表现,课外活动表现,考试成绩,兴趣,才能,爱好等等来综合考虑是否要录取他。
Freshman Year: 9 年级(初三)
初步了解大学的申请要求
参加你感兴趣的课外活动
参加美国高中的夏令营或是暑期课程
参观自己心仪的大学
Sophomore Year: 10年级(高一)
进行 SAT/ ACT, TOEFL 考试的学习
更加深入参加课外活动,在你感兴趣的活动里面,争取领导或是管理者的位置
关注大学为高中生开设的暑期课程,做好申请的准备
利用暑假的机会去寻找实习,工作或是志愿者活动等等
考虑你想去的大学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列出list: 学校大小,地理位置,学术项目,名誉,评价,排名,费用,以及学生生活状况等等。这些信息都会在大学网站里面的Campus Overview 里面体现
和你的家人和老师一起讨论不同的学校特点,费用和将来的就业选择等等
Junior Year: 11年级(高二)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学习AP课程
开始针对自己将要选择的专业,学校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列出你的个人能力、特长、才能、偏好、优点和兴趣等
研究你感兴趣的专业和职业,了解不同专业的入学标准。有的学校不同专业对SAT、TOEFL以及高中课程难度的要求就不一样
继续你的课外活动,继续领导力和责任感的培养
列出15-20所你感兴趣的学校
学习SAT /ACT, TOEFL,合理安排好各个考试的时间
开始准备申请文书的写作,列出能为你写推荐信的老师例如学术老师,课外活动老师,班主任等
暑假参加大学为高中生开设的暑期课程
开始了解大学的申请的步骤,阅读申请文书例文,完成文书写作的初稿
特别关注目标学校的EA、ED、RD 截止日期
进一步选择选校和专业,看看大学的什么特点对你来说很重
Senior Year: 12年级(高三)
缩小大学申请名单到5-10个,列出申请条件,在申请前尽可能的多阅读大学网站
建立自己的申请时间表,标注考试时间,申请截止日期
完成申请表。可以让你的升学老师,父母来帮助你检查和校对申请文章
完成TOEFL, SAT/ACT 成绩单的邮寄,让推荐老师完成推荐信提交工作
检查申请状态,看看申请是否已经COMPLETE
根据录取状况选择学校: 可以参观被录取院校来决定是否接受录取
别忘了5月1日之前告诉大学你的决定
在高中毕业前,让学校向你要去的大学邮寄你的最终成绩单
早准备、早规划、早行动、早递交、早录取。申请工作不是简单的考试,文书和填表,而是反映一个学生几年来的成长和进步的过程。能进常春藤的学生也绝对不是仅仅凭借着SAT的高分,而是多年来勤奋,努力和个人素质培养的结果。因此,同学们早点开始你们的大学申请准备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