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误区,很多人把留学和国际教育划等号,其实是不准确的。国际教育更多的是针对本土之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留学只是国际教育的一部分,是走向国际教育的一个通道,但它并不等于国际教育。严格来讲,留学回来的人也并不就是接受了国际教育。
第二个误区,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在国内学习跟不上,想办法把他送到国外去就行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出国以后,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要求更高。首先,国外的教育理念和国内有所不同,教育实践包括布置作业、看多少书等,有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在国外的大学里抄作业、抄论文一般都要被开除学籍。此外,出国留学要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求生存,其实是更具挑战性的。
第三个误区,经常说出国了等于幸福,出国了等于挣钱,出国了等于成功,这是最大的误区。我们无论是在国内或在国外,无论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总归是有成功的,肯定就会有失败的,不能够一概而论。
问:您觉得从疫情暴发以来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整个留学市场,包括大家对于留学的认知,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周成刚:
我觉得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可以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有一批坚信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要出国留学的人,无论是上网课、经过多少次中转才能抵达、还是要做多少次核酸检测,他都会去。
我不能否认的是,最近一两年因为疫情以及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留学的人数是明显下降的。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来往也不方便,再加上网课,这都有可能导致他们改变了想法,所以这两年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
但是我坚信疫情过去后,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多,以及线下课的逐步恢复,留学热潮还会回升。
问:近几年大家明显感觉海归学历贬值,您觉得现在出国留学的意义还有多大?怎么看海归变“海待”这种现象?新东方在招录人才时会不会关注是否是留学生?
周成刚:
首先,这是因为学历“水涨船高”了。80年代出国留学那波人,多是争取到国外优厚奖学金的学霸中的学霸,是非常精英的一批。现在出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前几年更是达到每年70万左右的规模,这里边有特别优秀的同学,也有一般甚至差一点的同学,这和现在国内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一个道理。
其次,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全球就业形势都不太好,这个大家都能感受到。我想说的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家一定不要眼界过高,一定要脚踏实地,从基本工作做起,因为所有工作最终比拼的还是个人实力、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个人行动力。
第三,过去新东方每年都会招录很多毕业生进来,我们始终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心态、学习力、投身行业以及行动的决心,因为进入行业你就会获得经验的积累,而经验的积累,就是未来走向更高工作平台好的竞争砝码。在此也建议企业在招聘用人的时候,抱有更加开放的心态,不拘一格降人才。
最后,也建议家长和孩子放松心态,送孩子出国留学,不是对他未来收入翻倍的“投资”,而是应存有对孩子不断成长、自我发展,最终过上幸福和有尊严生活的一种希冀。
问: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之间,应该怎样做选择?
周成刚:
其实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一样都很好,中国的一些985、211学校在世界的排名也越来越高。现在国内的教育改革也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同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接轨性也越来越强,所以不存在国内好还是国外好。
我个人还是更主张,无论是你出国还是不出国都要去了解一些国际教育。原因是到目前为止,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代表着一种未来的趋势。
我们很多的教育改革,包括改革开放之后的很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学习与借鉴。加之现在的科技进步更加日新月异,应当不断地拥抱世界的变化。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如果说有机会、有能力,也有条件的话,不妨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拓展视野,提升能力,获取知识,人生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正如我们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出去体验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和山河。
问:您觉得国际教育给您带来的最大改变和收获是什么?
周成刚:
在出国之前,我也是接受国内教育长大的,在国内上的大学。因为自己学的是外国语专业,就想着不妨出去看一看。当时大家的第一选择都是去美国,由于美国签证特别难,我就想澳大利亚也可以。到了澳洲以后,第一个变化是感受到了一个与国内不同的、更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移民国家文化,这提升了我的思想、眼界、能力、独立性,让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具丰富性和多元性。
走出了第一步后,你的胆量更大了,自信心更强了,所以你愿意不断地在世界里越走越远,去拼搏。这就是为什么我先去澳洲,又考到英国,再到加拿大,之后回到国内。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都能让你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判断更具独立性。
还有一个在国外读书的明显感受是,它大部分课程都是开放式、思考式、合作式、讨论式的,这与过去国内的传统教育有所不同。当然,现在国内的教育也在改革,也很棒。
问:您之前和新东方的同事一起走访了全球20多个国家的200多所世界名校,为什么要坚持做这样一件事情?
在2013年开始世界名校穿越之旅的时候,中国出国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热潮,自费留学生越来越多,但我感觉大家的信息并不是很对称。因为我在国外留学过、工作过,自己的孩子也留过学,我的工作又是国际教育相关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把中国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学习与成就、碰到的困难与挫折,通过采访的形式带回中国,让更多的家长和同学深刻地认识留学,帮助家长和孩子在出国留学的问题上做出更理性、正确的选择。
所以,从2013年开始,我连续跑了7、8年的时间,走了20多个国家,200多所世界名校,与校长、教授、招生官、留学生等进行了500多次访谈。随着对国际教育的认知和体会越深,自己的思考也会越多,就有更多的话想跟大家分享。
我一开始也是认为国际教育不就是出国留学,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我们在国内的孩子同样可以用国际教育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有更高的格局、更远的视野、更多元的跨界能力,让自己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赢得一席之地。
问:很多朋友对您的新书《不一样的成长》特别感兴趣,这是您的第四本国际教育类著作,它是前三本的续集还是完全不同?
周成刚:
这几本书其实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的。我的第一本书《镜头里的世界名校》更多的是美丽的图片,我想通过图片引起孩子们对国际教育的一种兴趣和关注;第二本书《由东向西看教育》,更多的是我的采访,列举了接受国际教育的一些成功案例;第三本书《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是走访过世界名校后的一个归纳和总结。
第四本《不一样的成长》,起这个书名,首先是因为在走了200多所世界名校、进行了500多次采访后,我发现每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都是不同的,比如欧洲的发达国家坚持普惠民众和公平的教育机会;英国注重精英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充满活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地制宜,既有继承,又鼓励创新;亚洲的一些教育强国注重东西结合,兼容并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又都不一样,在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一样的成长。其次,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面对未来,他们成长的路径、成长的方法、接受的教育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最终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成果。所以我说“不一样的成长”,我们都有可能性。
在这本书里,我用故事的形式介绍了50所世界著名的学校和它们的名人轶事,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学校产生兴趣。每一所名校的介绍后面还有一个国际教育相关的问答,比如什么是国际教育,国际教育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和特点,我们的孩子适不适合出去接受国际教育等等,所有这些大家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我都通过自己的观察给出了相应的回答,希望能够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一个付诸行动的指南。
问:现在我们的高考生正在进行最后努力,您觉得一边准备高考一边准备留学切合实际吗?
周成刚:
首先,高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全力以赴去做。其次,即使因临场发挥等因素没被心仪的学校录取,这个时候再去考虑出国也是来得及的,因为现在国外包括澳大利亚、欧洲很多大学都认可我们的高考成绩,当然这不是说国外的大学就一定好进,而是拿到高考成绩后,也一样可以进入很多国外的大学。
问:高中阶段是在国内上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好,还是到国外读高中好呢?
周成刚: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前提是对孩子要有一个基本判断。我先说我自己的孩子,他就不是学霸型的孩子,当时我希望他出国读本科,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先在国内上国际学校。背后主要有几个目的:第一,希望他能够慢慢地接触国际教育是什么样的,帮助他未来出去读本科时更好地适应;第二,在上国际学校的时候,我要看看他到底生存得怎样,实在不行就留在我身边,我还能帮他一把,当时作为一个家长是这样的心理。
所以说如果说国内有比较好的国际学校,而且你也认同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直接到国外去读书,可能对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背后的自我驱动能力,以及对负面现象的抵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要求会更高,但是锻炼的机会也会更多。
问:国内高校现在也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您觉得值得报考吗?
周成刚:
我觉得是值得考虑的,大部分的中外办学项目是纯粹国外来办的,比如说上海的纽约大学、江苏昆山的杜克大学等,都是属于特别好的大学项目。
但是有两点我要提醒,第一点,有些学校的国际排名可能偏低一些。第二点,国外的合作办学可以上课,但是对国外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是不够的,这一点要有思想准备。而且大家还要擦亮眼睛的是,有些打着高校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际上并不在统招的范围内,大家一定要识别清楚。
问:对于留学与否仍处于摇摆状态的家庭来说,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的判断与选择?
周成刚:
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家长和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探讨。
首先,家长和孩子必须达成一致,这非常重要。家长不要一味追求“回报”,而要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孩子产生自我驱动。家长要陪孩子一起了解国内外上学的利与弊、对孩子的能力要求等。
第二,从经济层面看,其实多数家庭都有出国的可能性。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觉得留学太贵负担不起。但其实在欧洲、亚洲的很多发达国家,留学基本上是零学费或者只需一点手续费,只需要自己提供签证费、生活费即可,一般家庭都能支付得起。
第三,家长在帮孩子开阔眼界之前,要先打开自己的眼界。我们要先了解如何选择留学目的地国家、如何选大学等,提前做好思想、学习及财务等各方面准备与规划。
问:出国留学应该如何甄别选择留学中介机构?
周成刚:
如果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自己申请也完全可以,但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甄别、准备材料。
如果孩子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要选知名品牌的中介机构,而且要货比三家,了解机构到底能帮我们做什么。例如,它可以借助大数据、经验、师资实力等,帮你从排名80的学校提升到排名30~40的学校,这个概率还是很大的。
另外,中介机构老师可以帮助你选择最合适的学校,这一点很重要。最合适的学校才能给孩子带来自信、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问:在这样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下,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人生?
周成刚:
在如此宏伟的时代下,全球化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抛开疫情来讲,全球化更多的是打破国界,中国的年轻人要与世界的年轻人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所以我们有必要拥抱世界,学习借鉴世界上更美好的东西。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可能替代很多东西。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孩子的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能力、多元生存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变得无比重要。所以孩子如果能成为跨文化、跨语言、跨知识、跨专业的复合型的人才,未来更容易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大家>>【立即咨询】专业老师;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乌鲁木齐【前途官网】,获取更多新鲜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