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G5院校的申请竞争尤为激烈,可以说得上是“卷王的战争”,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卷王”中的“卷王”,已收获UCL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录取的张轩瑞同学,让我们来看看张轩瑞同学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吧!
张轩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播电视业专业
UCL伦敦大学学院
大家好。我是张轩瑞,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在就读于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业专业。在校有较为丰富的校园经历,目前是担任班级班长,也担任过学生会全媒体中心的副部长,也曾获得过校长奖学金,获得过校十佳新媒体达人的荣誉称号。在校外,曾经在人民日报海外网、湖北电视台纪录片部、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实习。目前是已经拿到了英国G5院校UCL伦敦大学学院和爱丁堡大学的offer。
从什么时间开始准备留学的呢?
我其实在大一的时候就决定要在硕士阶段留学,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在准备了。我觉得真的要提前规划,因为提前规划会让自己准备的更加从容一点。可以在假期,去安排实习,在平时,去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成绩。这些事情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的,我觉得需要有比较长时间来准备,这样会比较的轻松一点,没有那么紧张。
为什么从大一这样早的时间就决定选择留学呢?
其实在我小学和初中阶段,我是有参加过各类的游学,比如说去新加坡,去美国,去英国,我觉得这些游学的经历,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比较大的帮助,尤其是去美国的那一段,当时在美国游学是住在Host family,他们家里边有小孩,年龄相仿,我们的交流就会比较多。得益于这一段时间的交流,让我感觉到了国外的那种生活氛围,也就产生了留学的念头吧,当时最开始其实是想高中就出国留学的。但是家里边会觉得我太小了,会担心一些安全的问题,之后在本科阶段也有申请去香港留学。但是高考有些失利,所以决定在研究生阶段去留学。
留学的时间线是怎么规划的呢?
因为我是大一就开始在准备整个留学的过程,首先在假期,我一般都会去安排去做实习。在平时,第一是专注自己的专业成绩,也会去找空余时间去进行一些科研项目,同时进行雅思学习。对于留学的整体规划,目前是拿到了一硕的offer,我还希望再读一个二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一硕其实是申请的授课型硕士,二硕我希望去申请研究型的硕士,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会考虑读博士。
那么在这几年的准备的过程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呢?
准备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心态的变化吧,那种从最初的忐忑不安的心态,到拿到offer之后那种高兴安心的心理变化。在大一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自己认为申请G5院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时给自己的心理预期能拿到KCL的offer就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这几年的申请准备,自己能够被UCL录取,这么多年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的成长得到了认可,有很大的成就感吧。
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你有遇到样的困难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困难倒还好,因为我比较佛系,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对于选择专业,我觉得是提前规划之后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好了,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和困难吧。要真要说困难,那就是雅思考试吧,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到现在还是没有考出来,去选择读语言班,之前只考到6.5,我觉得雅思是我申请路上最难的事情。
现在从结果来看,是还没有解决,但是我有很认真的对待这项困难。在我拿到offer的前两周,那段时间没有课,就全力以赴的准备雅思,印象非常深刻,那段时间的努力学习让我觉得学习也可以很快乐。虽然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八点钟开始学雅思,一直学到晚上10:30,但我是自己主动想要学习,自己有主观能动性,想去好好学,也能够约束自己的一些行为吧。我觉得要是能一直坚持学下来,考到7.5应该是没有问题。要克服这项难题真的就需要要自律,自律可以让我体验到不一样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你留学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呢?
我目前拿了offer是Digital Media Critical Study,也就是数字媒体批判研究。选择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和自己的本科专业比较契合。也是偏向媒体方面的,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呢,我会比较喜欢一些更加理论一点的专业,因为我觉得理论会更具有一些指导性,相较于一些实践技能的专业,我觉得它的应用层面会更加的广泛一点,对我人生的影响更为持久。
你认为你申请到UCL的优势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专业的契合度吧。在成绩方面已经我觉得是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申请者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几分的差别,我觉得没有很大优势。但是我觉得我的实习经历和专业还是比较契合申请数字媒体批判研究这个专业。我基本上都是在互联网公司进行实习,这些经历其实和他们专业的研究方向会比较贴合一点,这可能就是我被录取的优势吧。
你的GPA达到了90分的高分,对于提升学习成绩一块,你有哪些比较重要或者比较有效提升成绩的方法可以分享呢?
提升成绩这一块,我觉得要克服拖延症。我们在拿到学习任务的时候,我觉得就可以开始着手去准备了,而不是说要拖到最后几天来匆忙的去把它完成。提前有准备的时间会让自己对于整个任务的思路更加清晰吧,也可以保证他的完成质量。同时我觉得也是要和老师多沟通交流,老师也会对你比较熟悉。
你认为你参加的校园活动、组织经历中,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是哪一段呢?
在我都么多经历当中,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其实还是我和我室友自己组建的视频工作室。当时真的是突发奇想,来拍视频。我觉得人的行动力真的是很重要的,在那段时间,中国很多高校都在流行抖肩舞,我们学校没人拍,学生会也没有拍,大家都没有说试一下,我就说要不我们自己来拍吧,大家一拍即合,那就拍吧!于是我们就开始演员招募,很快就完成了脚本,就顺利开拍,就在一周之内我们就出了成片完成了发布。这支短片当时反响还是很热烈的,现在在B站上面有20万的浏览量,效果是非常好的。我觉得件事情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有想法一定要敢去做,不要去在意结果,也许就会有出乎意外的惊喜。
我们关注到你的实习经历涉及好几类行业,有字节跳动、人民日报、湖北电视台等,那么在这些实习经历里面,你最喜欢哪一段呢?
我个人而言的话,我还是会比较喜欢字节跳动的那段实习,第一是我觉得他的公司文化更加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喜好。因为字节也会比较偏向扁平化管理,没有很强的上下级关系。第二个是我觉得在这份实习的工作是让我真正有收获有成长的,尤其是我担任技术运营实习生的时候,非常深入的接触到了活动的策划、活动运营,学习到了程序语言方面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我觉得当时的那一段还是非常有收获的。
除了些实习之外,你还有一些线上的科研经历,你在这些科研项目中有什么样的感触?
科研经历的话,我觉得都会有一个比较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小组合作。但是只要有小组的存在,就会出现有人付出不均,总会有人多操心一些,也有人在摸鱼,这是难以避免的。我就是操心多一点的一类人,所以我就会经常去联系其他两个同学,我们一起做头脑风暴来确定我们的选题,研究方向基本上是我来敲定的,拉动其余两个组员一起讨论内容框架,带领组员规划整个论文。领头的工作的确会辛苦一些,有的同学对于工作不是那么上心,但你不能要求别人,只有自己去多付出一些时间精力吧,好在最后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你有比较丰富的科研经历,你是如何参与这些项目的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同学们呢?
参加科研我觉得也是对于自己背景的提升吧,因为自己的实践经历还是比较丰富,但是在理论科研上面会稍微的薄弱一点,说才会选择去参加一段经历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来提升一下自己的背景
我的科研经历其实也不是特别丰富,可以分享的一些经验的话,我觉得真的是要多去阅读,不论是国内的一些论文期刊还是一些国外的期刊,要花心思去读,去总结他所讲的一些东西,慢慢的去尝试,把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对于科研写作一板块,我没有太大的建议,因为我觉得自己做的也其实不是特别好,还是有待提高。
科研项目的话,我其实主要还是通过我们新东方平台来找的科研项目。对于科研项目的类型的话,我还是建议各位同学找科研要贴合自己本专业的背景,来找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一些科研,另外是去找一些和你即将要去申请专业贴合的科研,这类科研对你未来的申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你是如何兼顾学习成绩,实习还有学校活动三者的呢?
对于我更而言,我觉得没有特别难,因为几件事情基本上在时间上来说是分开的,作好时间管理就行。一般在假期,有蛮多同学会选择去旅游或者说在家里边休息,但我一般会选择出去实习。我其实每次实习我也会把它当做一次旅游,去到新的城市,去认识一群新的朋友。利用一些空闲时间去当地的景点玩,参加一些当地的一些活动,周内主要还是在公司进行工作,也赚一些零花钱,我认为还是非常划算。三者的时间是可以合理安排的,不会有很大的冲突。
很多大三的同学也正在找实习,你有样的经验可以分享他们吗?
经验的话,其实从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觉得大三来准备其实有一点晚,因为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个人建议还是最好是本科一开始就确定好未来的升学路径,来进行准备,这样你会更加的从容不迫。
找实习的话,我认为第一段实习是最难找的,因为你的背景是一片空白。你需要第一段实习来为你的背景奠基。我会建议大家去找到自己的科任老师或者是班主任来对自己进行推荐。最好运用一些老师和学校的资源来让自己能够跨入门槛里面,一旦进入门槛,拥有了第一份实习。再往后的话,就可以自己去尝试投往各个公司,投递自己简历,来寻找实习。
我第一段实习是在我大一的暑假,我的班主任老师推荐我去到湖北电视台。有了大一的这段实习,在大二的寒假参加了人民日报的训练营。有这样两段传统媒体实习基础,才能够帮助我在暑假顺利去字节跳动,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建议的话,暑假尽量去找线下的实习,寒假如果是时间会比较赶的话,可以找一些线上实习。
对于未来的留学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我选择留学的最大原因还是希望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能让我在知识层面上面能有跃迁,希望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模式。第二个原因是想学习专业,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年的学习获得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为博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期待的话,第一是希望能过去体验到英国当地文化,希望能够开拓一下自己的视野。认识一些其他国家的朋友,另外也希望能有好一点的成绩,打算去继续申请二硕,希望在二硕申请的学校能更上一层楼,对以后申请博士一定的帮助吧。
最后给你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吧。
建议早准备,早规划。因为我感觉自己是规划性比较强的人,确实从提早规划这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受益蛮多的。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如愿收获理想院校的录取。
从访谈中不难感受到张轩瑞同学身上的冷静睿智,他拥有一切尽在掌握的底气,这源于他清晰的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在大洋彼岸,全新的世界正在向他徐徐展开,祝福他勇于挑战未知,未来的留学之路一帆风顺!
>>在线咨询>>
有留学问题?快添加武汉留学课代表咨询(whxdfqtxzs 武汉新东方前途小助手),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