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老师继续给大家带来第二篇“采访”,带你们继续了解学长学姐在英国求学的学习和生活哦!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三位小姐姐的分享,她们三个人在李老师眼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爱+好看!
如果大家已经忘记了或者还没有看过第一篇采访,可以在线咨询。
P 小姐姐
本科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
现在就读于利兹大学,音乐管理专业
小姐姐现在没有选择回国,留在英国公寓里面自行学习和生后,李老师关注了她的B站视频,觉得很有趣,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好姑娘。每天学习+生活+拍视频+剪辑视频,生活听起来就很丰富哦。
围绕李老师的提问,她说:
我们音乐管理专业人不多,中国人差不多一半(这个比例来说,还好的),剩下的各个国家人口都有。这个专业大部分是论文和演讲,各占一半,没有考试,毕业就是做一个音乐会项目(有趣)。
刚开始去到利兹大学学习的时候,我觉得压力还是蛮大的,第一是因为语言还没有适应(李老师提醒同学们,不要认为英语雅思考到了入门分数,就可以不学习或者感觉够了,从生活的角度确实还ok的,从学术的角度,我们还是要提前学习和继续夯实自己的英语能力),第二是课程内容和之前在本科学习的模式有一些不一样,经历了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现在已经顺风顺水了。
截止目前,我很喜欢利兹大学的氛围,学校非常美丽,宁静。对于英国的体制还在适应中,要适应那种古板,(这个都是正常的,英国人很严谨和传统)从目前生活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已经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目前疫情期间,能够独立的照顾好自己,生活安排的井井有序,独当一面了!
毕业以后我希望去到大城市大公司去磨练一下,多一些人生经验。目前觉得选择出国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觉得很有价值。不能说这一年学到了多少知识,但是培养了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因为研究生阶段,老师不会手把手教你,你需要自己下课以后去查,所以目前自主学习的能力真的是超级无敌霹雳螺旋上升。包括生活方便,也是特别长见识,并且加快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很开心!(希望她继续可可爱爱的展示生活)
L 小姐姐
本科就读余武汉音乐学院,声乐专业
现就读于谢菲尔德大学,音乐表演专业
她现在已经回到中国,还处在隔离期,李老师看了她的隔离生活vlog,觉得还挺积极乐观的,吃的也很好,工作人员也很友善,对他们照顾的比较周到,就是有那么一点点寂寞。
她说:
我们音乐表演专业人不多,也就20个出头(真的还挺少),目前学习一些乐器,创造歌曲,音乐讨论和论文这样,还会有考试的考核。她在国内学习声乐专业,相对实践性很强,目前在谢菲尔德学习,觉得相对实践和丰富性少了一些,她自己在自学完成(还是挺棒的)
这里李老师穿插介绍一下,音乐学院的同学们申请,一部分会申请综合大学的音乐专业,一部分会申请独立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小姐姐就是就读的综合大学音乐专业。
我觉得谢菲尔德比较安静,环境很好,很适合养老,哈哈哈(她是第二位提及的)我平时如果要买一些大件的东西,会坐车去曼彻斯特那里,但是谢菲尔德这里中餐厅很多,这点很好,没有饮食问题,吃的很开心。
毕业以后我打算从事老师的工作,教音乐,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她建议如果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同学们,可以多多申请独立音乐学院,学习内容相对会更加丰富一些。
C 小姐姐
本科就读华中农业大学,广告专业
现就读伦敦国王学院,数字文化与社会专业
李老师要特别感谢她,一路申请都非常的认真,用心的积极配合我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我,分享给学弟学妹。
刚去英国读了一阵子,就给我发来在KCL的专业反馈:(是不是特别的棒!)
人文艺术学院下这几个和 digital 搭边的专业,最热的 digital assess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主要讲的是如何把一些文化遗产啦,图书啦,报纸啦变,成数字化保存。digital culture and society 主要是讲生活中的一些数字应用。digital humanity 了解的不多,但是会学 python big data 主要就是学R语言,更偏技术。
但是这四门课的选修课是通的共享一个库,如果是传媒的学生想转数据分析 咨询一类的 big data 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申到了不太喜欢的专业 在同一个院系下面 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申请转专业(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通过率非常高。
(她目前还在英国,四月初就要回中国放假了,希望一定顺利!去年底李老师去伦敦的时候,由于行程非常紧张,所以没有机会在 kcl 见一面,想来也觉得可惜。)
她说:
目前就读的专业,中国同学占比比较多,然后会有一些欧洲国家的同学。我们这个专业特别好玩,我很喜欢这些课题,比如:科技对人权的思考,这些科目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实践和学习商业化的知识。
目前我已经开始在英国找实习了,但是身边厉害的同学还是挺多的,有几个已经拿到实习的 offer。(她算是动作很快的学生了,已经开始找实习了,思路很明确)国内的工作也看了一些,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定位。
在给学弟学妹的建议中,她认认真真的给了我一个word,李老师真的好感动呀~我就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关于选专业
问一问自己,你真的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吗?你有上官网看过课程介绍,课程内容安排吗?你有看过主课老师的研究方向吗?如果在乎工作的话,学习这个专业能帮到你吗?
举个例子,KCL的DAMM专业一直是在中国传媒学生中传颂度比较高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是,这个专业其实是学习怎么样把一些线下的文化资产,比如博物馆、展览等,变成线上的互动形式或者可保存的形式。而一年的学习只会教会你如何思考,不会教会你技术,有也只是皮毛。与数字营销、数字新闻之类的其实不太沾边。个人觉得比较小众。(当然KCL会提供两门选修课,这两门选修课是digital humanity学院下所有专业学生都可以选的,内容从技术到营销,从主流到小众都有,不过选不选得上看运气,老师会根据你整体选择方向并结合实际情况为你搭配)
关于日常学习
1. 一开始看reading肯定是很难的,肯定也会觉得枯燥,拖进Google文档里会很混乱。个人建议先用Google大概翻译了解下这篇reading在讲什么,然后自己再细看。另外,不要妄想把所有reading逐字逐句看完,用我personal tutor的话来说,就是stupid。要学运用语言班的知识,看重点,看感兴趣的部分。最后,不要放弃读reading,所有的东西都是日积月累的,当你发现自己大脑空空的时候,比没买到好看的衣服恐怖多了。
2. 不要延长学习时间,注重效率效率效率。学习不是坐在图书馆一整天就叫学习。用2个小时做完所有的事情再用剩下的时间出去探索英国不香吗?
3. 对于有明确工作计划的同学,一进学校就可以开始计划了。包括但不局限于,阅读相关书籍(中文英文都行)、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职业中心和一些不定期开展的技能培训与讲座,学费挺贵,要赚回来)、时刻关注行业资讯(不懂什么是重点的,可以先去看面经,看看面试官是怎么提问的,自己要怎么思考)、多结交相关领域的学长或朋友(我的一些朋友会参加一些社会化的聚会,有点才艺或者英语好的就比较方便了)。另外推荐一个app, eventbtite,可以筛选出有价值的免费的各类活动,包括学术和生活上各种。留学的前半年真的是一个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来准备,不会焦虑也比较轻松。
4. 推荐笔记用OneNote记,此外听不懂也要多多少少记笔记,不然写论文的时候你会哭的。
关于日常生活
既然都来英国了,周末就不要瘫再家了。理解上了一个礼拜课很累,但是外面其实更好玩,尤其是伦敦。拖延症很可怕,想去一个地方就快去,拖着拖着就到了回国的时间了...
关于住宿
条件允许尽量住繁华的地方,离学校近的地方。不仅上下学不累且可以常常运用学校设施。此外,各种生活也比较多样和方便(比如购物吃饭,超市基本英国公寓走几分钟都会有一个)。
以上内容就是对“英国在读生留学分享专访”的相关介绍,这么棒的分享是不是可以让大家收获满满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在线咨询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专家,为您做出专业细致的留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