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精英:
美国耶鲁大学“骷髅会”
美国大学的社团文化由来已久,有些社团历史悠久到跨越百年,有些社团因曾经拥有众多政商界的知名人物而声名远扬,在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中也经常能见到美国大学的兄弟会或者姐妹会。
除此之外,美国的名校中还有一些神秘社团,他们不仅人数少,加入难度高,并且其中的成员还深刻影响了美国的文化和政治格局。骷髅会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耶鲁大学12个学生社团中历史最为悠久、成员也最精英的组织,骷髅会创办于1832年,最初建立者名叫威廉·罗素,基地位于校园中一座具有百年历史,名为“墓穴”的大楼。建成至今,只有成员才能进入,据悉连耶鲁大学的资深教授都不知道成员的真实身份。
在骷髅会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它始终是耶鲁大学受欢迎的学生社团,其有一套极其神秘复杂的入会规则,并且定期举行宗教色彩浓厚的社团仪式,如今一些早期的会议记录甚至已经被公开存放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中。
每年春天在“墓穴”中都会迎来大学三年级的15名新成员,毫无疑问吸收的成员并不仅仅以个人的表现,而以其家族背景来决定,这是一项重要考虑。
据说,骷髅会的新成员在第一次进门时,会经历一个入会仪式。仪式非常繁琐甚至有些幼稚,其中最经典的一段是模仿英国的授爵位仪式,用一把剑轻轻敲打新成员的肩膀,授予其“骑士”的称号,仪式结束之后这15名成员就算做被正式接纳了。
包括出生于美国富裕家庭的创始人在内,骷髅会的成员可谓名流荟萃,被视为美国精英社会的缩影:
据部分公开资料显示,在这个小小的同学会里先后走出了3位美国总统、2位法院大法官,多位美国参议员、众议员和许多作家、艺术家等举足轻重的人物。传言称,布什家族都至少有9人是该社团的成员。
放眼美国高校,大学时期的“社交功能”总是被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那些大大小小的“校友会”就是很普遍的例子。而这种庞大的、盘根错节的互助网络的重要性对于美国精英分子更是不言自明,一旦正式加入,也就等于获得了进入美国上层社会的敲门砖和通行证。
据悉每名骷髅会成员毕业时都能得到以往历届会员的花名册,这个花名册上的名字,就意味着一条“通向财富和权力的捷径”。
正因精英们相互提携的传统,百年来骷髅会的势力有增无减,蔓延至各个领域。许多人还将骷髅会与阴谋论联系在一起,相信近现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是由该会策划的,包括原子弹的研制、肯尼迪遇刺案、水门事件以及美国的外交政策等。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也许只有等你入会了才能知道答案。
挑战权 威:
英国牛津大学“演讲者俱乐部”
不仅是美国,“无社团不大学”也是海外很多大学的真实写照。在习惯幽默的英国,有些奇葩社团令人大开眼界。伦敦政经学院的鹰嘴豆泥社团、苏塞克斯大学的双关语社团、约克大学的连体衣社团……单看名字就足以令人捧腹不禁。
其中古老的牛津更是在历史和现代之间维系着微妙平衡,吸引着莘莘学子慕名而来。在牛津的诸多社团中,演讲者俱乐部充满着传奇的历史色彩,它成立于1823年,自创立以来,吸引了很多敢于反抗和挑战权 威的同学们,成为了学子们讨论时政的固定场所。
作为会员制俱乐部,学校的学子都可以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加入。和很多社团一样,俱乐部也收取会费用于周转,据说有超过一半的牛津本科生都曾为俱乐部“掏过腰包”。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演讲和辩论俱乐部,许多各个领域的名人都曾在此发表过演说。
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总统在水门事件之后的首次公开演讲的地点就选择了牛津演讲者俱乐部,并公开承认自己搞砸了——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1996年辛普森被裁定“无罪”之后,在英公开发表的唯一一次演讲,也是在此。
除此之外,包括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内的许多国际知名人士都曾在俱乐部留下足迹。
俱乐部坚信言论自由至上,应畅所欲言,言无不尽。正是因为这份言谈自由,俱乐部所向披靡地存在了一百多年,每场正式的演讲不论是否邀请了名人,是否刮风下雨,据说每周都会坚持举办。
在牛津,好的学生并不是顺从和听话的,他们同样可以和教授激烈地辩论。可以说,演讲和辩论是牛津学生的必备技能,也是他们的核心标签。迄今历史上55位英国首相中,有28位都毕业于牛津大学,俱乐部举办的演讲和辩论也颇有模仿英国政界的风格,对立志从政的年轻人来说有很好的帮助,因此俱乐部也被称为“政治家的摇篮”。
它以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独树一帜,成为了牛津乃至英国精英教育的体现。当然,如果想要成为每次辩论赛中正反方的任何一员,就要拼你的真才实学了!
穷游野营:
日本京都大学“睡车站同好会”
众所周知,日本学生从小就热衷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到了大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追求“尊重学生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京都大学,不仅有着“全亚洲最破旧”却使学生争相入驻的宿舍——吉田寮,还有一个听上去让人倍感好奇的社团——“睡车站同好会”。
名虽如此,但这一社团的核心并不在于到某一个车站风餐露宿,而是穷游和野营。同学们聚在一起策划旅行活动时,免不了晚上会选择车站这种“免费的酒店”暂住。这样看来,自称“睡车站同好”其实既合理又充满新意。
听说这个社团的人气也很高,常常有外国留学生加入。无论名字与活动看起来多么荒诞不经,但只要有共同爱好的学生们聚在一起,社团活动就可以开展起来,社团文化就能一直延续传承。
而这样有趣的社团正也是对京大精神的展现之一。京都大学秉持的教学理念是“不做无谓的干预”,它就像一片原始森林,让学生和老师们自由地参加活动、自由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墨守成规从来不是学校的行事风格,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不是京大人的价值取向。
学校的经济学教授关口先生曾介绍到:“京都大学中有一帮个性分明,天马行空的家伙,有趣的灵魂、奇才和天才都聚集在这里。”
这群自由不羁的学生们一起“睡车站”、聊学业、谈人生,想必也会擦出许多奇思妙想,你不想参与其中吗?
纵观各个院校的不同社团,能够感受到现代高等学府中的多元特色。有些社团历经了多年的风雨,深植于母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续着学校的精神;有些社团体现着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代表着校园中流动蓬勃的生命力。
正因如此,社团文化也能够体现出学校和学生之间非同寻常的联结:寒来暑往,一届届学生被母校的精神与文化熏陶,成长为各界英才。与此同时,这些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也在影响着自己的母校。
就像1994年一位学生将警车“停”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麦克劳伦大圆顶,这原本只是一件新鲜趣闻,但从那以后学生们每年都会对大圆顶开展创意无限的“再创作”,延续至今,也便成为了能反映学校创新气质的历史。
大学社团是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平台,也是连接学生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西方人对社团那样狂热,不仅是为了愉悦身心,也是通过这种活动来寻求团队精神和参与感。对于留学生们来说,进入了校园,就都是学校的一份子,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业,都可以去体验一下海外的社团文化。
无论是加入传统的、学术性的社团了解母校的过往,还是选择那些新奇、潮流的社团,和同学们一起“改造”自己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了解多元文化,锻炼沟通、表达、组织能力,更容易打破文化的屏障,摆脱游离和透明的处境,积极规划学习与生活,也为毕业后进入职场积攒经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