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基本情况:
原就读院校:美本
原就读专业:经济学
GPA:3.5+
语言成绩:豁免
学术标准化成绩:320+
背景经历亮点:美本背景,两段实习(其中一段新东方高端PTA项目),学生会副主席经历
录取情况:
波士顿学院-金融硕士
申请过程
我本科是在美国某高校读的经济学。这个bachelor of arts是偏文科的经济学,相对应的bachelor of science就是偏理科的学士学位。我毕业时最终的GPA是3.601,GRE320,算是一个刚刚够用的水平。托福我是不用提交的,所以这里没法给大家做参考,但我个人从高中准备申请的经验来说,语言考试是越早准备越好的。这里是我的一个时间线。去年六月我首考GRE,其实相当于是裸考,就是去试一试。我本人是没有上过GRE的相关课程的,备考主要是依靠背单词和刷题。前途出国的老师之前给过我一个网上联系的账户,有很多高频题,也附带解析,是非常好的资源,大家可以利用起来。之后我在七月的时候通过同学介绍加入了一个线上集训营,类似于一群人一起互相监督背单词、刷题,时长近一个月,然后我在十月的时候考出了现在的这个分数。其实后面我也有再报两次,但是有一次睡过了另外一次没考出来,当时是因为各种期中考试,确实有点无暇顾及。所以在这边也建议大家,尽可能地提早规划,报考以后做好充分准备,咱们能不给ETS捐钱就不捐。考完GRE之后到11月底这段时间,我与我的后期老师进行了多次的头脑风暴,确定了文书的初稿方向,然后今年一月初提交完了所有的申请。这就是我一个大概的时间线,具体的建议部分呢我会放在最后说。
我在课外活动这部分也不算特别丰满,只能说是将将够用。我在简历上有两段实习和一段社团领导力的体现。江海证券的这段实习是我通过家人联系的,中金公司的实习是新东方介绍的。这部分我比较匮乏所以就不多赘述。Leadership的这个部分,我从19年10月到20年10月期间担任明尼苏达大学本科中国国际学生联合会的副主席。我们这个社团主要是为中国学生策划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比如疫情之前我们曾做过中秋节灯会,歌唱比赛,心动的信号,还有每周线下固定的狼人杀及剧本杀活动。我在任职期间也兼任宣传部部长,负责撰写推文,对接赞助商,以及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我认为学生会是在进入职场之前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对于提升领导力和各项能力都有帮助。比如在我做宣传工作之前,我好像都不知道有秀米这种专门用来编辑、排版推文的网站。在国外生活的时候,社团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小的社群,逢年过节不在家人身边的时候,身边的同胞们或许就是好的陪伴。
最后谈一下申请本身。首先第一步就是选校。我个人在选校过程中向我的中期老师咨询了很多次,因为毕竟是第一次,缺乏相关经验。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定位,以学校或是项目的排名为参考确定一个大概的范围,然后再来进行筛选。自我定位之后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了解各个学校各个项目的基本信息,比如学校的地理位置,项目的课程设置,在选校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去了解之后才更利于做出最终决定的。如果遇到了纠结的或是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及时与顾问老师们进行沟通,得到专业的指导。
九月之前我进行了一个院校初筛,然后十月之前签了选校合同,期间也与我的中期老师沟通了很多次,来来回回换了好几个学校才得到了最终满意的名单,这里也非常感谢前途出国的老师们,真的是为我的申请提供了有效的帮助。选校之后就是准备申请所需的材料,像文书、个人简历、推荐信、标化的送分,以及提交网申,付申请费,等待结果。这里我想提一嘴有关推荐信的问题,因为文书和简历方面后期老师们确实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和建议,但是推荐信这件事就得靠自己个人魅力了。大多数项目都要求1-3封推荐信,比如一封是实习导师的,另外1-2封是学校老师的,并且倾向于专业内的授课老师。我当时准备了三个推荐人,不过我申请的项目最多只要求两封。我属于比较倒霉的,因为大三这一整年都在上网课,我专业内的授课老师大多数都是研究生或是博士生,可能算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吧。他们授课水平非常好,但是找他们写推荐信就可能有点显得title不够高,再加上网课期间的沟通也比不上线下的面对面沟通,所以最后我选择的其实并不是经济部门的教授,而是一个教组织发展与领导力的教授。这样一想感觉自己又比较走运了,毕竟最后只需要一个学校老师的推荐信,而且老师对我的评价也挺高的。
我申请的所有项目都是金融硕士或者是量化金融方向的项目。目前已经收到波士顿学院的录取了,剩下的院校都还在等待通知。我是十一月底提交的波士顿学院的申请,大概三周之后我就收到offer了,但是当时我还有一些学校没有递出去,其中就包括几所保底校,所以拿到offer之后我就马上决定不申请这批学校了,相当于这个offer帮我省了几百刀的申请费。
最后是我总结的申请美国研究生的一些小tips。
首先,申请一定要提早规划,我我是大三上的时候才确定要继续读研的,大一大二的时候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所以我的时间就显得稍微有点赶,要兼顾标化和学校的课程。
在国内读本科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大一就要开始准备语言考试也就是托福,多次刷分,尽量刷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大二的时候就要开始规划一下实习与GRE,毕竟GRE对于国际学生的一大难点就在于记单词,所以单词可以提早背起来。等到单词背到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时候可以开始刷题,数学弄懂重难点,这个可能只是针对我哈,因为我数学真的不太好lol,语法的部分想要提分就要多刷题多模拟。我觉得边背单词边刷题也是可以的,但是先背熟一些单词再去刷题的话效率高一些。
本科期间的GPA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我大二结束以后的GPA其实只有3.2,所以后面可以说是力挽狂澜了,也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尤其不能挂科。
第二点就是要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家里有没有相熟的人可以提供实习的机会,以及校内校外各种有助于提高个人能力,可以写进简历里的活动。哪怕是向学长学姐们咨询一下申请经验,这些都是可利用的资源,一定要好好把握。
最后,进入申请阶段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沟通,不管是与顾问老师还是与推荐人,遇到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咨询。我感觉我这半年给老师们发的消息比给我爸妈发的消息都多哈哈哈,真的感觉顾问老师们为我们的申请操了太多心哈哈哈,非常感谢。
因为我现在还没有确认最终的就读学校,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浅浅夹带私货,推荐一下我本科的学校哈哈哈,明尼苏达大学是学术过硬的一个公立常春藤,有想申请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明大的卡尔森商学院,就是刘强东的母校,排名也是非常不错的。我在明大读书的这三年多期间体验还是非常好的,明州有一个说法是Minnesota Nice,而且我个人的感受也是这样,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友善,学习氛围非常好,我个人也从来没有遇到过种族歧视的情况。明大除了气候有点冷之外,周围的生活设施还是非常便利的,有很多中餐厅,还有三条轻轨线,不住校内的话每天坐轻轨上下学也是很方便的。明尼阿波利斯的校园距离downtown只有一站路,距离上城区也很近,开车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全美第二大的百货商场 mall of America,而且明州买衣服鞋子好像是免税的。现在疫情期间,学校也非常注意防护,不戴口罩是不能进教室的。如果是第一次去美国求学,我个人还是建议先找一个靠得住的室友,等到熟悉环境人事之后再考虑一个人住。
最后呢,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申到自己真正想去的学校。如果申请梦校失败的话,也不要太难过,我一直相信things will turn out just fine eventually. 申请本科的时候,明大也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是毕业之后我真的非常庆幸我当初选择了明大。人生很长,研究生或许只是一两年的时间,是一个学历,但更是一段经历。我个人选择去美国追寻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选择很多,而不是局限于一所学校或是一个分数线。我常常想,如果我高中时把标化再考高一点,是不是我就可以去一个更好的学校。但是一想到明大带给我的一切,我就不纠结于这种所谓的懊悔了。至少读完这三年,我比原来的自己进步了不少,这也是我申请过程中的一个心路历程。就在前几天,我发现跟我同级的一个校友拿到了美国top10的博士全奖offer,真的是非常钦佩身边的学霸。如果换做以前,我可能会惊叹之余感到懊悔,为什么别人可以但是我不可以,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与从前的自己相比,我成长了。
祝愿大家的明天永远比今天更好。谢谢。
指导老师:
前期老师:邹彦婷
规划老师:佘盼
后期老师:梁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