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国内一本 财务管理专业
录取专业:金融
录取学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佩伯代因大学、杜兰大学、凯斯西楚大学、迈阿密大学
绩点:3.74/4.0
成绩:T:90+ G:630+
指导团队:
中期老师:李冬
后期老师:谭马莉 胡逍
G同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她的申请递的非常晚。本应该像其他同学那样12月就将申请递出,但G同学因为GMAT出分困难,直到3月才递出第一所学校。虽然美国研究生的申请分为多轮,但是较早递交申请其实意味着材料审核时学校还有较多的录取位,再加上商科还需要额外拿出时间来进行面试,这让G同学的申请在时间方面更是不利。经过综合分析,G同学的优劣势其实非常明显。G同学的GPA较高,以及具有一段四大的实习经历,我们能够有理有据地在文书中体现G同学的专业能力。但她的申请劣势也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不可否认的是,G同学的GT成绩不是很有竞争力,且经历也相对比较少,只有一段实习、一段毕业设计和一段课外活动。
为了能写出多元化的文书,我们对每一段经历都进行了多方面的信息提取。我们首先开始针对四大的实习经历开始了深入的剖析,从中挖掘出了行业硬核技能提升、职业规划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切入点,然后我们一起从不同角度描述这段经历,并进行经历的细化。最后,我们仅用这一段经历就完成写出了多篇重点不同,内容丰富的文书。比如,在沟通职业规划文书的时候,G同学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对职业规划的概念并不明确。起初,G同学提供的职业规划素材并不理想,和自己的过往经历以及技能掌握情况不匹配。为此,我们做了长时间的头脑风暴,分析金融行业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并带着G同学从这段实习经历出发,总结她自身的技能和经验优势,找到最适合G同学的职业发展道路,写出逻辑清晰且高度贴合行业发展情况的职业规划。
紧接着,我们开始一起分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虽然是每位已毕业的学生都有的经历,即使是没有毕业的学生,也都会有含金量比较高的科研经历,所以,毕业设计似乎并不特别。在经过头脑风暴之后,我决定从“创新”方面入手,淡化在学术技能上的描述,主要突出G同学的创新能力, 从而让我们对于学术经历的描述与多数学生有所不同。我们决定以G同学在其他课程中所学到的各类金融和量化方面的技能为引子,以毕业设计为主线,强化描述G同学的创新思维,同时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了G同学在校期间所培养的过人的学术能力。
在面试的过程中,G同学的课外活动经历也被我们“物尽其用”。我们首先进行了长时间的头脑风暴,逐题分析出题意图和答题思路,并再次回顾所有的经历。我们发现,虽然这段课外经历和我们所申请的专业毫无关系,但也能体现出这个学生的亮点。所以,我们一起对这段课外经历进行深度讨论,挖掘所有可以使用在面试中的闪光点。在G同学根据题目分析以及头脑风暴的结果写出了初步的回答之后,我又对她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批注。相比在面试之中依然以文书中呈现过的素材为话题,G同学拿出全新素材来应对面试,可以让她自己在招生官心中的形象更加丰满。
最后,G同学虽然申请递交的非常晚,但依然拿到了全美TOP20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录取,奥林商学院也是G同学心之所向的去处。相信G同学在自己心仪的学校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