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本科的GPA是申请国外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国内的大学,GPA超过3.7以上,就可以说是学霸了(虽然课程难易程度和老师打分的严格程度不同),但是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美本的学生gpa3.7以上的很多。
这往往会出现一个想法,美国本科的GPA都很高吗,或者美国本科都GPA是不是都很水啊?那国外都高GPA都是怎么来的呢,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不同于国内大学四年制本科,美国本科通常没有班级的概念,因为学分制非常明显,修够毕业要求的学分,就可以毕业,有的学生有学习能力强,可以修双专业,所以3年,3年半,4年毕业甚至5年毕业也都会出现。
学生入读美国本科之后,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advisor,这个老师会给学生一些选课建议和指导,所以一般4年学生要怎么进行,每学期修多少学分,都是很明确的。
然后美国本科和国内本科考核制度也是不同的。
相比于国内大学的班级制度,美国本科更看重的是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如果想只拿一个毕业证就可以,那确实不会太累,但是如果想拿一高分来申请更好大学的研究生,那学生自理能力立即学习能力,双重标准。
通常大学开学的第一年,通识课程比较多,课程难度不大,只要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来,认真听讲,很多同学反馈,能拿满分4.0的成绩。
因为比起成绩,美国教育更强调学生自我的发展。
而一些比较难的课,比如计算机科学专业,拿到高GPA努力占绝大多部分,这些课程需要做一些project,不同于考试打分,这些作业评分不仅仅需要听得懂老师的课程,还需要付诸于实际应用,当然,还有一些课程(大部分是文科的课程),因为对于大部分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来讲,国际学生语言能力就是一个短板,比如历史,心理学或者哲学,这样的课程难度就会很大,想拿到一个高分,当然是需要靠自己强大的理解能力和英语水平。
而且在美国的大学,GPA的组成和考核都很明确。
首先GPA 的组成因素有,Homework作业、Reading阅读、Essay论文、Quiz随堂小测验、Lab Report实验报告、Group Project团队项目、Exam考试等。
上每节课之前,老师都会给发一个课程大纲,会告知这个门课的信息,期末考试完成之后,成绩会换算成ABCD的成绩,A和A+都是为4.0满分,A-为3.67,B+为3.33,B为3.0,B-为2.67,C为2.0,D就只有1.0了,当这个学期所有的成绩都出来以后,会根据每门课的成绩以及所占学分,计算出总GPA。
另外,美本对学生的成绩也不算完全“放任不管”,太低的GPA是可能被劝退的。
和国内大学普遍能毕业的情况不同,在美本如果连续两个学期的GPA都低于2.0,学校有权利劝退学生,因此,为了不被劝退,拿一个高的GPA是很重要的。
正常国际学生,如果想保持自己的F1学生身份,每个学期至少是修12个学分,也就是4门课的样子,有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会选15甚至18个学分,因人而异,而且不同于国内的大学,国内的大学是最后一年基本上没有什么课了,国内的大学课程集中在前3年,但是美国的大学,本科四年(比如学生四年毕业的话)都会上课,而且每个学期都不会低于12个学分的量。
以密歇根大学的本科毕业要求为例,必须修够120学分,GPA在2.0以上,否则你可能会延长毕业或者被劝退。
图:密歇根大学的本科毕业要求
按照以往数据,美国很多学生在本科结束之后就就业了,所以本科阶段的GPA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美本学生GPA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想在求职时具有竞争力,或是增加被名企录取的机会,那么高的GPA是一个类似于国内求职时文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如果本科毕业后不选择就业,而是攻读研究生、或者往上PHD,那么一个比较理想的GPA也是你打开名校之门的敲门砖。
如果您对出国留学还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进行一对一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