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1年到2022年,这个崇高的荣誉已经颁发了615次,共授予954位个人和27个组织。这些荣誉分布在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以及经济奖六大类别中。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 (Pierre Agostini)
费伦茨·克劳斯 (Ferenc Krausz)
安妮·卢利尔 (Anne L'Huillier)
获奖理由:
表彰他们开发出的能够产生阿秒量级光脉冲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被用来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获得者: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的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
获奖理由:
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得针对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者:
挪威剧作家约翰·福瑟(Jon Fosse)
获奖理由:
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美籍法国-突尼斯裔化学家芒吉·G. 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
美国化学家路易斯·E. 布鲁斯(Louis E. Brus)
俄罗斯物理学家阿列克谢·I. 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
获奖理由:
表彰“发现和合成量子点”的贡献。
2023年诺贝尔和平奖
获得者:
伊朗积极分子和人权组织副主席纳尔吉斯·穆哈玛迪(Narges Mohammadi)
获奖理由:
表彰她“反对伊朗压迫妇女及其为促进所有人的人权和自由所做的斗争”。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
获奖理由:
表彰她对促进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理解的研究,揭示了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作为世界影响力大、含金量高的奖项,诺贝尔奖距今为止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TOP人才培养成果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标杆。
那么,全球有哪些大学培养了最多的诺奖得主
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以及加州理工这五所学术巨擘在科学领域引领前沿。在TOP30的行列里,美国高校也是实力霸榜。
英国方面,剑桥仅次于哈佛,位居全球第二,另一所G5大学牛津则位列第九。
能够突破英美大学重重封锁的,有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13),法国的巴黎大学(#14),德国的慕尼黑大学(#16),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18),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23)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