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生范围: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共 22 个省(区、市),在提前批次按照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普通高考录取模式招生范围:面向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 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共 14 个省(市),在一本批次(合并本科批次的省市为本科批次) 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一、 中俄两国领导人官方认证,两国名校合作设立
中俄共建,强强联合,不出国门,就能上俄罗斯TOP 1 名校。
自诞生之日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就备受瞩目。这所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莫斯 科大学合办的高校被寄予厚望,承载着为“一带一路 ”建设培养人才、为中俄战略合作与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的建立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俄两国战略合 作框架下的示范项目,是中俄两国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名校联合,优势互补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也秉承了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两所母体高校的优良传统,以理工见长。
现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410人(截止2023年4月底),其中莫大选派258人(约占63%),北理工 选派和全球招聘教学科研人员152人(约占37%)。教学科研人员中84%具有博士学历,73%具有副高 级以上职称。学校现聘有中国两院双院士1名、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5名,全球2%顶 尖科 学家2名,国家人才专项入选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 师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课名 师1人,广东省高层 次人才专项入选者3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72人,获省市级优秀教育先进个人称号6人。
三、 开放窗口,独具地域优势
深圳,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拥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 北理莫斯科大学这2所高水平中外合办大学。
学校依托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基础学科和中国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应用的办学优势,结合国家科技 发展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科技产业集群特点,突出高起点、国际化和综合性的办学特 色,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合理布局,打造中俄文化教育科技合作和“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 家 级人才培养基地。
深圳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著名高科技企业,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急需 大量人才尤其是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与深北莫的“高精尖” 的人才培养目标 也有很高的契合度。在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学习,学生也将开阔视野,充分体验最新科技发展和教育 国际化的成果。
四、 多元化升学方式,中俄英三语教学,非俄语考生也可报考
学校采用汉语、俄语、英语三种语言进行教学,学生不需要俄语基础,也可以报考深圳北理莫 斯科大学。学校教学语言为中文、俄文、英文。双学籍专业教学语言为俄文,考生不需具备俄语基 础。所有学生都要学习俄语。其中:双学籍专业用俄语教学,学生英语不断线。双学籍学生入校后 第一学年以学习俄语为主,俄语学习从零基础开始,主要在莫斯科大学教师进行原汁原味俄语教学 后,历届学生俄语B1等级考试(可申请直接进入俄罗斯大学进行专业课学习)一次 性通过率90%以 上,具备用俄语开展专业学习的能力。双学籍专业主要由莫斯科大学教师授课,二年级开始,在专 业课教师和俄语语言课教师的共同帮助下,能够较快地适应用俄语学习专业课程。学校为大学一年 级、二年级开设英语课。 单学籍专业用中英教学,英语、俄语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
为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有更多机会,突破 “一考定终身 ”和“唯分数 ”等传统录取模 式的约束,学校采用灵活的“631 ”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为主,即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 校测试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简称 “631”)进行综合评价排名, 择优录取。
五、 国际化教师队伍,师生比国际领先
本科生与研究生比约1:1,师生比不超过10:1。现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410人(截止2023年4月 底),其中莫大选派258人(约占63%),北理工选派和全球招聘教学科研人员152人(约占37%)。
教学科研人员中84%具有博士学历,7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学校现聘有中国两院双院士1名、莫斯 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5名,全球2%顶 尖科学家2名,国家人才专项入选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 师3 人,教育部课程思政课名 师1人,广东省高层次人才专项入选者3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72人,获省 市级优秀教育先进个人称号6人。
六、 交叉学科点亮“科创星火” ,科研成果显著
根据深圳区域经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学校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大 学的研究能力优势,计划在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新能源与智慧社会、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新材料 与智能制造、地球科学与海洋工程、航天与航空工程、环境与生态、健康与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重 点建设。
学校已设立计算数学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前沿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下设应用纳米光子学 平台、航空内燃机性能实验室、先进互联与异质集成实验室、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实验室、智能 无人系统联合实验室、集群智能国际创新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等7个先进实验室)、中俄法 学比较研究中心 (深圳市重点社科基地) 等多个研究平台,此外还建有广东省智能感知与计算 重点实验室。 2022年承担10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及深圳市研究项目,举办国际科学 论坛、学术研讨会。计算数学与控制系张晔教授获得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柯瓦列夫斯卡娅奖、 材料科学系李树奎教授获得2022年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教育创业实践, 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近三年 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178项,其中国际奖22项、国 家 级奖41项、省部级奖1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