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美国读本科
前几天,新东方发布了今年留学白皮书,从数据看,40%的家长愿意孩子在本科阶段出国读书,超过其他所有留学主流国家。而选择留学目的国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教育、安全、就业认可等几方面。今天,我们展开聊聊美国本科教育与众不同的地方。
排名 · 影响力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文章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美国的大学汇集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44%经常被引用的论文,都出自美国的大学。在2019《QS世界大学排名》中,TOP 100的学校,美国占了33所,TOP200的学校,美国占了49所。
而从世界前一百大学排名数据来看,美国多年入围学校数量排第一,足以见得世界各地对美国大学的认可。

大学体系·多样化
美国大学有多种形式,包含社区大学、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等,满足不同条件背景、需求的学生。
社区大学:提供两年制的大学基础课程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颁发副学士学位,结束社区大学教育后可以转入综合性大学或文理学院继续本科教育。
综合性大学:学科比较齐全(涵盖哲、文、理、工、管、法、商、医、农林、经济 、教育 、艺术等学科 门类)、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的高等学府。
文理学院:以本科大学部教育为主,学校规模较小,注重自由思想和全面教育。

课程体系 · 严谨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倡导人的和谐发展。今天,通识教育经过历史的演化和不断的改良,已成为美国许多知名名校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强调跨学科知识,鼓励学生互动和开放式讨论,教你如何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这类学生往往符合T型人才模型,既有知识的广度,又有专业的深度,是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完美结合的通才。

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大学课程可以分为三类:
•专业课(major requirement)
•选修课(elective course)
•通识教育课程(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
例如选择工程类的专业,还被要求同时学习文学、英语、社会科学等科目。这一类的选课方式,在美国大学里通常以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的形式呈现——完成本专业的学分之外,还要通过选修的方式完成其他专业领域的课程。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分类,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9大类:
1. 写作:主要教授学术类写作的基本纲要,包括如何立论点,引论证,找证据,得结论等。
2. 专业写作:教授更高级的写作技巧,常常与专业课相结合,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方面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从根本上避免了空有一肚子知识,但没有整合和分析写作的能力。
3. 西方文化研究:涉及欧美的文化和历史,对于美国人和留学生来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总得知道脚下这片土地的由来吧。
4. 少数文化:指的是非西方文化的研究,包括亚洲、非洲、大洋洲等等。
5. 人文与艺术:这类的课程通常比较靠近艺术方面,涉及面很广,比如音乐史、作品赏析、文学作品研究等等。
6. 语言:大部分学校会开设各个语种的课程,常见的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等。
7. 数理逻辑:偏理科方向,涉及数学、物理、编程、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8. 社会与行为科学:包括心理学、人类研究、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
9. 自然科学与技术:涉及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等大方向的内容。
可以看出,部分学科是交叉的,而且与其他专业课知识相重合。

美国知名大学的核心课程----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哥大在1917-1919年的实践就被公认为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起点,至此以后,诸多名校开始竞相效仿,甚至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教育体系。
但是,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到现在都具有学术挑战性,因为它涵盖了所有本科学生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学术领域。不过,这种“打包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增大社会了解面,对他们有受用终身的意义。
哥大有九大方面的核心课程,学校要求每一个本科生在大一、大二修完这一系列的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外语:4个学期,可通过相应的测试。
•体育:4个学分,还需提交游泳考试成绩或者“大学健康表格”。
•科学:选修三门,至少9个学分。
•艺术:介绍西方艺术史。
•文学:阅读当代文学作品。
•音乐:鉴赏西方音乐史。
•历史:介绍西方历史问题。
•文化:非西方文化介绍。
•逻辑与修辞:锻炼批判性的思维以及清晰的口头和书面表述。
这九门核心课程,看似涉及不同的方方面面,实则相互联系。例如,哥大规定在选“修辞与逻辑”这门课之前,必须先修“逻辑与修辞概论”或“批判性写作”这两门课,这种先行后续的课程安排更有助于学生吸收课程内容。
其次,哥大的核心课程并不是与传统的课程相互脱节的,学生既有广阔的选课空间,又可以将通识类课程和自己的专业领域联系起来,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更高水准的过程。

专业· 自由
美国本科并不会把学生限定在某个专业内,而是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广泛尝试不同专业领域,并提供这样的充足自由度。美国本科生平均更换3-4次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断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思考未来的方向。对多个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只要愿意,可以在本科阶段选择辅修专业(minor,比常规的专业所要求的学分稍微少一些),或者同时修读多个专业(major)。比如杜克大学有大约83%的本科生,在自己的主修专业之外,至少有一个额外的major或minor。
以华盛顿大学为例
华大进学校时相当于无专业,可以选各种方向的课程,再根据你的课程、文书(PS)和GPA,看你后面申请去哪个专业。部分专业还需要考写作考试,比如商学院。一般第二年上完prerequisite课(先修课程)之后申请专业。热门专业需要GPA很高,还综合考虑你的project(项目)和文书。入学前直接录进学院也有可能,但是可能性比较小,要求也会比较高。
如果想申请进华大,可以先录一个相对没那么热门的专业,入学后再转。但是转热门专业也需要GPA要很高,文书也要写好。
热门的学院和专业只有两个学期有申请(共四个学期),其他每个学期都可以,建议最晚大三前确定专业,不进专业不能上专业课,可能会影响毕业进度。

老师 · 诺奖得主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邓肯·霍尔丹(F. Duncan M. Haldane),得知获诺贝尔奖后几小时,照例走进他当天早上的课堂上课;2016年的化学奖得主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Sir J. Fraser Stoddart)在西北大学每周授课两次,并在主持一个半小时的学习课。
所以可以说这些学生们也是诺贝尔奖的赢家。
这也是许多同学想去到著名大学的原因,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业界大牛,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从另一方面来看,更多的教授也代表着学校有更多的科研经费,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那么今天格子和大家一起聊聊各大学的师资力量。
在全美授予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872多所大学中,平均每个学校拥有老师282名,其中教授占到总数的30%。拥有Tenure(终身教职)和tenure-track(终身教职轨道)的老师占到总数的85%。这一类教授是指通过考核期被正式授予终身教授后没有正当法律上的原因其职位不会被终止的教授。讲通俗一点,就是指在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不会被开除的教授。这个职称代表老师的学术水平以及教学工作都得到了学校以及学术界的认可。而其他讲师以及没有学术职位的老师只占总数的15%。

同时,美国教授上课,几乎不会只限定于一本教材,而是旁征博引,给学生布置很多拓展学习的资料。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课内小研究等,都会计入最终的课程成绩。很多导论性质的基础专业课,可能是专业领域内最大牛的教授来讲,深入浅出,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一个学科的综合情况,从一开始构架起专业发展的路径。课堂氛围也比国内更活跃,更强调师生互动,尤其是小班教学的专业课,互动机会更多。同时,在课堂时间之外,都会设置专门的课程内容答疑解惑的时间,称为office hour,以针对性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根据不同学科对学生能力素质的不同侧重要求,授课方式也会相应做调整。

学术 · 严谨
美国大学对于抄袭是绝对“零容忍”,对于作业和考试要独立完成。在美国的课堂里,一般情况下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写作业都是不被允许的。主要的学术诚信问题分为这三类:
• 抄袭、剽窃:抄袭是学术不端行为中最典型的例子,也是在高等教育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抄袭是指在学生在没有适当的来源确认的情况下,有或没有创作者的许可的情况下,故意或无意地,将他人的作品呈现为自己的作品。
• 作弊:作弊是指在考试或评估中试图获得或给予他人帮助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这包括提交不是自己的作业。
• 欺骗:例如,通过重新提交自己以前评估过的作业。
写在结尾
出国读书永远不是一条捷径,他赋予我们的是 选择的能力,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生活的很好的能力!
推荐阅读:
《不考GRE可以申请到美国研究生吗》
《加州大学申请,被waiting List该怎么办?》
《美国宾州有哪些优质院校?除了沃顿你还知道哪所?》
《美国读研申请该如何做好规划》
《干货!美国本科时间规划》
《美国留学本科申请的详细流程是什么?》
在线咨询~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