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妈妈“卧底”藤校家长群,揭露名校录取真相
藤爸藤妈的共性“精心的散养”
常有文章写藤校学生都是被父母鸡出来的, 一进大学或毕业就崩溃之类的,这些都别太当真。我们有个近一千人的中国藤爸藤妈群,我太知道真实情况了。绝大多数孩子都有着极强内驱力和成熟的思考力,毕业后也都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越走越好。
哈佛学生校报《The Havard Crimson》新生调查数据显示,80%学生的压力来源都是对自己的期望。培养出有内驱力的孩子,可比追求标准答案的高压式教育要难得多。很多藤爸藤妈都说没鸡过娃,孩子确实都没怎么上过培训班。但他们付出的心力,花费的心思,跟带着孩子奔波各种班的家长比起来,只多不少。
我们把共性的养育方法总结了一个模式,取了个名字叫“精心的散养”。跟把孩子每天时间排得满满的,父母是孩子的指挥员的传统高压式教育比起来,“精心的散养”顺应了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像在我家,上哈佛先是女儿的梦想,才变成了我梦想,而不是反过来。
「做引航员,方向盘得在孩子手里」
这些爸妈理念非常清晰,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不祈求每一门学科都好,而是让大豆做大豆,白菜就做白菜,做决策时不焦虑。我认识一个布朗学生,小时候沉迷编织,高中机缘巧合接触一些贫困单亲妈妈,她就想用编织帮助他们,从设计样式到教编织,从供货到卖方渠道,帮她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在大学期间,她成立专门的组织扩大产品线,毕业后放弃了投行的高薪,选择帮助更多女性。如果一开始,父母呵斥她怎么这么不务正业,不让她织毛衣而去上补习班,故事的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了。
在线咨询~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