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大裁员,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其实,不管是竞争大也好,还是薪资谈不拢也罢,年轻人终究有着最大的资本——年龄。
对于他们而言,这个行业震荡更多只是职场路上的一个试错期,他们还有时间去调整。如果能平和接受降薪且愿意学习的话,大概率还是有下家可以去。然而,相比于年轻的一线员工,有一部分人面临着真正的焦虑,甚至青黄不接的情况,这就是那些大厂、独角兽教育公司里的中高管们。
几周前的深夜, 一个在教育公司做高管的朋友找到我,说现在行情不妙了,让我看看能不能帮推新机会。就在几个月前,他刚刚升职集团VP,而眼下手里的期权几乎成了废纸,自己分管的业务也被迫优化,也到了不得不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对于高管人群,找工作的难度远远难于一线员工。这两周里,我陆续引荐给A一些机会,但结果却总不太理想。
这位朋友本身第一学历背景一般,当时靠来得早跟着公司成长到了这个职位,这些年行业暴涨也一直也没有到市场上面试过,对外头的行情知之甚少,如今又赶上这个档口没啥前期准备就去面试,碰到了许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去大厂吧,这学历一关就给卡了,或者薪水和职级都大大缩水,人家觉得你不来也无所谓,反正现在教育行业都在找工作,条件更好的人多的是。去创业公司吧,要么觉得TA太贵要不起,要么行业能力不匹配,要么觉得快40的年龄实在太大.……总之,不想要你时候公司可以有很多理由。
年近40,上有老下有小,俩孩子的国际学校花费不菲,虽然还未完全失业但是行业已风雨飘摇,换工作又要面对收入的锐减、生活水平的下降。这座山,对于A未免也太沉重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职场的中高管,都不可回避地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当下从事的职业真的足够安全么?现实是,行业和职业都没有绝对的稳定,企业组织和业务变动、商业政策变化、国家层面的调整……这些都不是个体可以掌控的。那什么是可以掌控的?在我看来,需要调整心态并且客观的审视自己
自2020年疫情开始,在线教育进入突飞猛进,竞争越发白热化。过去的两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在线教育行业的抢人大战,尤其是在一些互联网巨头入场后,薪资的泡沫被越抬越高:泡沫最大的就是网课老师,像高中这样的热门年龄段,清北网校可以开到200万以上的年薪;产研也有泡沫,稍微有一些经验的产品经理动辄可以开到100万年薪,而这却比肩了许多在大厂核心项目里打磨多年的资深产品。
至此,我想说,职场人不管在什么行业,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以一个相对客观的心态审视自己。这些年我常告诉自己,我的价值是市场判断的,而不是我现在在哪里什么title,什么年薪就决定的。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