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豆是种浪费么?”
为什么很多家长和学子都有“学什么专业就要做什么职业”的惯性思维?要回答这个问题,著名的教育学者石毓智在《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距离》给我们提出了一种可参考的思路: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社会、家长、老师、用人单位甚至学生自己也默认了“学了什么就要做什么,否则就是对所学专业的浪费”,这种朴素的哲学观深刻的制约人才的发展;
而西方受“渔猎文明”影响,教育更强调“杂交”和“转基因”,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语言系的老师就有从数学、哲学、电子工程转过来的,他们从不同的学科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相互切磋,所以斯坦福常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
教育是先使人成为人,再使人成为某种人
三节课CEO luke 在北大讲座时提到“教育是先使人成为人,再使人成为某种人”对“转专业浪费论”是个很好的注解。很多有所建树的人在提及大学母校时,感激之情还是溢于言表,他们感激文史哲类通选课对于人格的熏陶,感谢专业课对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训练。还记得那句老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大学的意义绝不至于靠本专业来获得一个某岗位的敲门砖。
多读无用之书,以便于做好职业规划
多数学生抱怨稀里糊涂报了志愿,入学发现不喜欢,究其原因,是在最没有社会阅历的时候——高中,靠着一纸高考成绩和一些社会刻板印象选择了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大学和专业。
耶鲁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任何一个学科都能给你提供不同的窗口,去领略自然界和社会的文化积累。不要老抱着这样的信念,你来大学前选定的学科是最适合你的”。
这时候多读无用书会让你从不同角度看世界,激发你的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甚至改变你的人生。
有了无用书的加持,在你把本专业读透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能融会贯通一个或多个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当你把这种核心能力迁移到你喜欢的行业,就能成为跨界的复合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相关行业变革升级的时候,一定非常稀缺。
勇敢尝试:人生没有弯路,每一步都算数
想换又不敢换的人最担心“沉没成本”——没有新的技能支撑现在作为,在前专业的努力又付之东流。其实不然,很多学科之间有很强的逻辑相似性,哪怕经济学和物理学这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其实反而是“近亲“——都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解释、预测真实世界。
将“人生没有弯路,每一步都算数”实践到位的要数乔布斯——谁能想到个人电脑字体的发展,灵感是源于乔布斯大学选修的书法课呢?
最后,在这么多转行故事里,那个为了当厨子想把简历从武大改成专科的周小雨特别令人感动:“上路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辈子可能碌碌无为没有结果的准备。如果是奔着成功去的,可能只有那一刻是开心的;如果是因为喜欢,那么时时刻刻都是满足的。但也不会因为对未来的向往,而否定过去的任何一段经历,因为每一个点都互相连接,才塑造了完整的你。”
本文来源:周成刚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