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大四在读
GPA 3.4+,GRE 156+168,TOEFL 106分
收获录取: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全美第4工程院校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全美第10工程院校
New York University,全美综合排名33
想要申请一所理想的顶尖名校,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要过关。在Thomas Yang看来,他的成功申请有努力和实力的成分,也有幸运的成分。
三个成绩(绩点、托福、GRE)和本科院校,是构成硬实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Thomas Yang认为,在本科院校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需尽早(大一大二便要开始)着力提高和改善自己的绩点;努力的考出理想的托福、GRE分数;有条件的同学找机会进行交换游学项目。
如何备考托福?Thomas Yang同样经历了“一开始分数低空飞过,经过数次刷分,终得到较为满意的分数”这样一个过程。
托福:是语言能力的测试,真正的好成绩是要以真正好的英语能力作为基础的。而要真正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个人认为没有太多的捷径,只能尽可能让自己较长时间地沉浸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
个人也是考T考了三次,从八十到九十二直到最后的106。算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吧。
如何备考GRE?Thomas Yang认为速战速决是最好的。
GRE:个人建议整个GRE的备考周期不要拖太长。GRE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考试,个人觉得它有点类似于高考。备考中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接受与吸收新知识(背G单词);系统归纳形成知识体系(理解并灵活运用GRE中的评判性的逻辑思维);以及最后的练习巩固(熟练单词并刷题)。
我自己的备考流程是这样的:12天上了一个龟龟老师的GRE的大班,大致了解GRE考试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维结构后,用一个月的时间高强度地刷完magoosh,然后一次考过。所以个人觉得速战速决是最好的。
除却这些拼实力和努力的部分,在软实力上,Thomas Yang对自己的评价稍显谦虚。
就我自己的软实力来说,个人觉得很一般。没有论文的发表,也没有获得很重量级的学科竞赛的奖项。有的仅仅是大创活动的经历以及提早进行的一部分毕业设计的经历。
但是我觉得,如果我最后的录取结果很好的话,功劳有很大一部分或许要归在推荐信上。我这两个科研经历都是在副院长手下完成,使得副院长写了一副很赞的推荐信(亲自写的);另外一封值得一提的推荐信来自一门全英文的专业课的任课老师,其英国留学、工作、担任老板的经历也使得这封推荐信比较有分量。
以上即是手握三份名校offer的Thomas Yang的申请心得。如果你想更详细听他描述如何斩获全美前5顶级工科名校offer,他会在周三晚上,在理工科微信群,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的申请成功经验,再用10分钟时间和你来一场Q&A。已在微信群的小伙伴早已迫不及待想要聆听这位被全美第4工程院校录取的师兄的分享。如果你还没有加入理工科微信群,可以扫码加小助手,让她把你拉进群。
适合人群
所有有志于申请或者已经申请理工科的学生
活动形式
微信群讲座
活动时间
4月13日,周三20:00-20:40
(分享30分钟,Q&A 10分钟)
加群方式
扫码加小助手,喊“加理工科群”
小助手会及时拉你入群
欢迎随时咨询新东方上海前途出国留学在线老师,或者拨打热线电话4001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