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推出的两项美研新政,正深刻影响国际生的在读生涯:一是将 F-1 签证身份有效期从原来的 “与项目时长一致” 统一调整为 4 年,即使是 2 年的硕士项目,也可获得 4 年身份有效期;二是收紧研究生转学政策,要求转学学生需提供 “原学校同意函”“新学校项目匹配证明”,且同一学位阶段(如硕士)转学次数不得超过 1 次,转学后需重新申请 OPT 资格。
新政的出台,既有 “简化身份管理” 的考量,也有 “规范留学秩序” 的意图。4 年身份有效期政策,旨在减少国际生 “频繁续签” 的麻烦,尤其是跨国出行不便的背景下,为学生提供更稳定的身份保障;而转学设限,则是为了遏制 “通过转学规避学术要求”“频繁更换学校拖延毕业” 等现象,维护美国高等教育的学术严肃性。但对在读国际生而言,新政既带来机遇,也暗藏挑战 ——4 年身份有效期为 “延长学习周期”“跨专业辅修” 提供了可能,但转学限制则要求学生在选校初期更谨慎,避免因 “项目不适应” 陷入被动。
在新政背景下,国际生的在读生涯规划需突出 “主动性” 与 “前瞻性”。首先,充分利用 4 年身份有效期,构建 “多元化能力体系”—— 例如,2 年的计算机硕士项目学生,可在第 3 年申请 “跨校辅修数据科学证书课程”,或参与企业的 “带薪实习 + 学术研究” 双轨项目,既提升就业竞争力,又避免身份失效风险。其次,针对转学设限,提前建立 “学术适应预警机制”:入学前 3 个月,主动与导师、学长沟通 “项目培养方案”“课程难度”“毕业要求”,若发现自身兴趣与项目方向不符,可在一学期结束前申请 “校内转专业”(新政对校内转专业限制较少),避免后续跨校转学的麻烦。此外,重视 “身份材料管理”,及时更新 I-20 表格、OPT 申请材料,尤其是参与 “延期毕业”“兼职工作” 的学生,需提前向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报备,确保符合身份要求。对于计划 “毕业后留美” 的学生,还可借助 4 年身份有效期,提前规划 “实习 + 就业” 时间线 —— 例如,在硕士一学年暑假申请 “无薪科研实习”,第二学年申请 “带薪全职实习”,第三年专注求职,既充分利用身份有效期,又提升留美就业成功率。同时,需密切关注新政后续细则,如 DHS 可能推出的 “身份延期申请简化流程”“跨专业学习身份认定标准” 等,及时调整规划方案,确保在读生涯合规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