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的一年,因对当地规则、环境不熟悉,很多学生容易在不经意间踩 “坑”,这些问题虽不大,却可能影响学习生活节奏,提前了解能有效规避。
一个 “坑” 是 “盲目选课,忽视先修要求”。不少新生为 “凑学分” 或 “选轻松课”,没看课程大纲就选课,结果发现课程需要先修基础(比如选高级数学却没学过微积分),上课完全听不懂。比如多伦多大学某商科新生,误选需要经济学基础的 “市场营销分析”,一节课就因不懂专业术语掉队。避坑方法很简单:选课前列出意向课程,查看学校官网的课程描述,确认是否有先修要求,若不确定,可邮件咨询课程教授或学长,优先选与高中知识衔接紧密的基础课。
第二个 “坑” 是 “忽视医保,生病花冤枉钱”。加拿大各省医保政策不同,多数省份要求留学生入学后参保(如安大略省的 OHIP+、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 MSP),但部分新生误以为 “到校自动参保”,或觉得 “年轻不会生病” 而拖延,结果突发感冒、肠胃炎时,没医保只能自费看病 —— 一次普通门诊加开药可能花 200-500 加元。避坑关键是:拿到录取后,查询学校所在省的医保要求,入学后 1-2 周内完成参保手续,保留好参保凭证,同时了解医保覆盖范围(如是否含门诊、处方药),避免因误解导致损失。
第三个 “坑” 是 “租房只看价格,不查合同细节”。一年租房的新生,容易被 “低价房源” 吸引,没仔细看合同就签字,后续发现问题维权难。比如有学生租到 “共享厨房却无冰箱使用权” 的房子,或合同里藏着 “提前退租需付 3 个月违约金” 的条款。避坑步骤:看房时检查房屋设施(水电、暖气、家具),要求房东提供书面合同,重点看租金包含项目(是否包网、水电)、维修责任、退租条件,若看不懂英文合同,可找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帮忙翻译,确认无问题再签字。
第四个 “坑” 是 “携带大量现金,既不安全又违规”。部分新生听 “前辈说要多带现金”,结果带超 1 万加元却未申报,入境时被海关查出,不仅现金可能被暂存,还影响入境记录;还有人把现金放宿舍,出现丢失情况。避坑规则:加拿大入境规定每人可带不超过 1 万加元现金,超量必须主动申报;日常消费用信用卡或银联卡,只带 1000-2000 加元应急,现金存到当地银行账户,既安全又合规。
第五个 “坑” 是 “躲在华人圈子,拒绝融入本地生活”。有些新生因语言不自信,只和华人同学交往,上课不敢发言,课后不参加校园活动,结果一年后英语没提升,还错过了解本地文化的机会。避坑建议:从课堂小组讨论入手,主动和本地同学交流作业思路;参加 1-2 个兴趣社团(如读书社、运动社),哪怕每次只说几句话;周末去社区农贸市场、公园,尝试和摊主、路人简单聊天,慢慢建立自信,融入过程无需急,循序渐进即可。
这五个 “坑” 多因信息差或准备不足导致,只要提前了解、多问多查,就能轻松避开,让加拿大留学一年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