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加拿大留学行李时,很多学生容易陷入 “多带总没错” 的误区,比如有人会塞满 20 双袜子、十几件厚毛衣,结果到了当地才发现,不少物品要么用不上,要么在当地购买更划算,反而浪费行李额度。
“过量携带日常衣物” 是最常见的踩坑点。像袜子、内衣这类小件衣物,加拿大超市和快时尚品牌(如 Canadian Tire、H&M)售价并不高,一双普通袜子约 2-5 加元,打折时甚至能买到 10 加元 3 双的组合装,完全没必要带 20 双;厚毛衣、卫衣等针织类衣物,当地冬季室内暖气充足,日常穿着频率不高,且厚重的衣物会占用大量行李空间,建议带 2-3 件常用款即可,若后续需要,再根据当地风格购买。还有牛仔裤、休闲裤这类耐穿的裤子,带 3-4 条换穿足够,加拿大的 Levis、Roots 等品牌裤子版型贴合,价格与国内相差不大,遇到黑五、 Boxing Day 等促销活动,折扣力度还很大。
“盲目携带大型生活用品” 也容易踩坑。比如有人会带大号电饭煲、电火锅,却忽略了加拿大的电压是 110V,国内 220V 的电器需要搭配变压器才能使用,不仅麻烦,还可能因功率不匹配损坏电器。实际上,加拿大华人超市(如大统华)能买到适合当地电压的电饭煲、电煮锅,价格约 50-150 加元,功能完全满足日常需求;还有被子、枕头等床上用品,体积大、重量沉,携带不便,当地沃尔玛、IKEA 的被子价格实惠,保暖性也符合冬季需求,一套单人被加枕头约 80-150 加元,完全可以到当地后再买。
与 “带太多” 相反,“遗漏关键物品” 也是行李打包的常见问题。首先是证件类,除了护照、签证、录取通知书,还需携带经过公证的学历证明、成绩单复印件(中英文各 2 份),以及疫苗接种证明(部分省份入学时需要提交),这些文件若遗漏,后续补办会耗费大量时间;其次是药品,常用的感冒药、肠胃药、退烧药可以带少量(包装完好且保留英文说明书),但要注意避免携带含违禁成分的药品(如含麻黄碱的感冒药),而抗生素等处方药需携带医生开具的英文处方,否则可能无法入境;还有转换插头和插线板,加拿大的插座是 A 型和 B 型(两孔或三孔,三孔为圆形接地脚),国内的电器需要搭配转换插头才能使用,建议带 2-3 个转换插头和 1 个多口插线板,方便同时给手机、电脑、充电宝等设备充电。
“忽略季节适配性” 也会让行李 “踩坑”。比如有人只关注冬季保暖,带了大量羽绒服却忘了带春秋季的薄外套,加拿大春秋季(4-5 月、9-10 月)气温在 10-20℃,需要轻便的风衣、夹克应对早晚温差;还有夏季衣物,虽然加拿大夏季不炎热,但 6-8 月气温也能达到 25-30℃,需要带 3-5 件短袖、短裤,避免到了当地只能穿长袖 “硬扛”。此外,雪地靴是冬季必备品,但国内购买的雪地靴可能不适应加拿大的积雪和冰面,建议带一双临时过渡的,到当地后再买防滑效果更好的专业雪地靴(如 Sorel、UGG 的冬季款),能更好地应对零下 30℃的严寒。
最后,行李打包时要注意 “轻重搭配”,将证件、药品、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相机)放在手提行李中,避免托运丢失;托运行李则优先放置衣物、少量常用生活用品,且要预留 10%-20% 的空间,方便后续带当地的纪念品回国。只要避开这些 “踩坑” 点,就能让留学行李既轻便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