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选校:瞄准“政策红利型”院校
优先选择公立大学
2026年扩招名额的三分之二分配给大学,且公立大学可申请额外配额。重点关注:
宿舍配套完善的院校(如悉尼大学、蒙纳士大学),政府将住宿资源作为扩招核心条件;
与东南亚合作紧密的院校(如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符合《澳洲东南亚经济战略2040》的学校更易获额外名额。
关注偏远地区院校
偏远地区(如阿德莱德、塔斯马尼亚)院校配额相对宽松,且毕业生可享受最长5年的485工作签证(非偏远地区为2-3年),移民路径更优。
二、优化申请路径:利用“豁免配额”通道
选择“连贯升学”路径
以下三类学生不计入配额,升学通道更顺畅:
澳洲中学→大学/VET:在澳完成中学教育后升入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学生;
预科/TAFE→公立大学:通过合作预科或TAFE学院衔接至公立大学的学生;
被迫转学学生:因原学校关闭或无法继续办学而转学的学生。
慎选VET课程
职业技能培训(VET)领域虽不受配额限制,但需结合移民趋势选择认证度高、就业率好的专业(如护理、IT、工程),避免低质量“野鸡学院”。
三、强化申请材料:应对签证审核收紧
语言成绩达标
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是主流要求,部分专业(如教育、法律)需7.0-7.5;
托福iBT基础要求从64分涨至67分,PTE要求从50分降至47分,但需注意学校可能单独设定更高标准。
资金证明充足
担保金需覆盖首年学费+生活费(约2.5万-3万澳元/年),并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证明(如父母收入流水、存款证明)。
个性化留学意图证明
准备详细的学习计划(Study Plan),说明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关联性;
提供家庭经济状况、国内约束力(如房产、亲属关系)等材料,证明无移民倾向。
四、把握时间节点: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2025年10月:关注各校最终配额分配方案,优先选择配额增加的院校;
2026年1月:新政生效,签证审理按新规执行,建议尽早提交申请以避免排队;
提前1年准备:热门院校和专业(如澳洲八大、商科、IT)竞争激烈,需提前锁定名额。
五、关注长期规划:留学与移民衔接
选择“紧缺专业”
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发布的紧缺职业清单(SOL),优先选择以下领域:
护理与公共健康:人才缺口年增13.9%,毕业生年薪平均高达45万人民币;
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数据科学):STEM领域毕业生有机会获得更长工作签证;
工程与建筑类(土木、机械、城市规划):偏远地区需求旺盛,移民加分优势明显。
利用工作签证积累经验
毕业后申请485签证(最长5年),在指定行业与地区工作可获得移民加分,加速永居(PR)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