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将于2025年9月起实施针对高校国际招生的最严新规,核心是设立三条“红线”以规范招生管理,保护真正留学生权益,对主流申请院校影响有限,但低排名高校将面临严格审查。
一、新规核心内容:三条“红线”
-
入学率≥95%
学校发放录取通知的国际学生中,实际到校注册并开课的比例必须达到95%以上。若低于此标准,高校将面临警告或处罚。
-
课程完成率≥90%
被录取的国际学生中,至少90%必须完成课程并获得学位。未达标院校将被限制招生名额,并接受招生审查。
-
签证拒签率≤5%
若某校国际学生的签证拒签率超过5%,该校将被暂停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直至整改达标。
二、新规背景与目的
-
打击非法滞留与虚假留学
部分英国高校因审核不严,导致个别学生利用留学签证入境后不完成学业,转而申请庇护或滥用福利系统,给政府带来管理与财政压力。新规旨在清除“野鸡大学”和不良机构,净化留学环境。
-
控制移民规模
英国政府面临净移民数字增长的政治压力,收紧学生签证路径是控制移民规模的重要手段。通过确保留学生是“真实学习者”,维护签证体系的公信力。
-
保护留学生权益
新规倒逼高校提升学术支持与生活关怀,降低辍学率,保障真正投入学习的国际学生的投资与体验。
三、新规影响分析
- 对主流申请院校影响有限
- G5院校与罗素集团名校:如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其教学质量和管理体系远高于政府门槛,入学率、完成率及签证合规度均非常高,完全不受新规影响。
- QS排名前100的名校:这些院校的招生标准严格,学生质量优异,新规对其无实质性冲击。
- 对低排名高校冲击显著
- 排名靠后、依赖国际学生学费的学校:新规将严厉打击此类学校因审核宽松导致的“非真正求学目的”申请者进入英国的现象。
- 风险案例:个别学生利用签证入境后不读书,转而申请庇护或滞留打黑工,给公共系统带来负担。新规通过限制拒签率、入学率等指标,迫使此类学校整改或退出国际招生市场。
- 对留学生群体的间接保护
- 净化教育环境:通过清除不良机构,确保英国学位的含金量,保护留学生免受“虚假留学”陷阱的侵害。
- 提升留学体验:高校需为国际学生提供足够的学术支持与生活关怀,降低辍学率,提升课程完成质量。
四、留学生应对建议
- 选择合规院校
- 优先申请G5、罗素集团或QS排名前100的名校,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与管理体系有保障,且不受新规影响。
- 避免选择排名靠后、过度依赖国际学生学费的学校,以降低因学校违规导致的转学或签证风险。
- 准备真实合规的申请材料
- 确保成绩单、语言成绩、资金证明等材料真实有效,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签证拒签。
- 提前规划申请时间线,确保语言成绩、实习背景等符合院校要求。
- 保持良好学习记录
- 入境后7日内完成学校注册,保留凭证。
- 避免集中请假,确保出勤率≥90%,按时完成课程,防止触发学校向移民局报告导致签证取消。
- 关注政策动态与院校调整
- 部分高校已提前加强审查机制和风险管理,如伦敦城市大学暂停招收孟加拉国学生,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暂停部分高风险课程招生。
- 留学生需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申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