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QS排名一出,讨论最激烈的就是英国和澳洲了,其实,也可以换个说话,那就是英国和澳洲的留学生,是最在意QS排名的。
澳洲情况
在2025排名中,澳洲的院校还是整体往前冲的趋势,虽然前十还是一个都没有,但11-20这个区间,10个名额中有3个都是澳洲院校。
墨尔本大学冲到了13名,悉尼也不再和新南威尔士并称QS bestie了,先行一步打破并列19的僵局,升到了18名。
英国情况
再来看看英国的情况,帝国理工(IC)改变了历史,英国自古以来在排名方面都是牛剑霸榜,25年,IC直接冲到世界第二,仅次于万年第1的MIT,称霸英国,称霸欧洲。
学校也是连夜改了官网banner,致力于让每一个点进IC官网的人都看到这个好消息。
英国院校排名上升的并不多,除了IC,还有布里斯托,提升了一名,伯明翰也从84提升到了80,进入了前80的门槛,和南安并列。QS前100中,最后一位英国院校是杜伦大学,位于89名,也就是说,90-100这十名,没有一所英国院校了。
那么问题来了,澳洲的QS前20和英国的QS前100,该选谁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绝不是选澳洲或者英国这么简单的,而是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是问墨尔本,悉尼,新南威尔士和G5王爱曼华对比,你选谁?
那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后者。毕竟关于这两年澳洲的院校为何排名冲得这么快、这么高,网络上都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澳洲花钱了,有的说澳洲院校进步了,总之是褒贬不一。那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了澳洲院校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确实还没有重到这个地步。
澳洲院校含金量的问题之所以一直备受热议,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澳洲院校的申请难度。澳洲不像英国,有自己的院校list,不在list上的国内本科院校是无法申请的。
但澳洲不是,经常有二本高分申到悉尼的例子,这也就让大家觉得澳洲水了。虽说入学难度不等于院校含金量,但校友资源却和含金量息息相关。试想一下,假如你是985的学生,你进入了悉尼大学,可是班上的同学却又本科是二本的,你心里多多少少也会不舒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