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公布了《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其中关于教育政策的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明确指出,自2026/27学年起,香港每所受资助的专上院校将进一步放宽非本地学生的自费就读比例限制。具体而言,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的上限将从原本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提高至50%。
此外,对于资助研究院开设的研究课程,超额录取的自资学额上限也将由现行的100%增加至120%。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政策的调整是在2024年已将非本地生限额从30%提升至40%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显示出香港特区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开放态度和吸引国际人才的战略目标。
《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
报告特别指出,政府将继续确保每年提供的15,000个资助学额完全保留给本地学生,保障本地生入读资助课程的权益不受影响。这一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内地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前往香港深造的机会将显著增加。
接下来,我们一同聚焦《2025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领域的重点内容,了解:去年政策下,香港八所受资助大学共录取了多少非本地学生?以及中国内地学生在不同阶段如何抓住这一政策红利,规划自己的深造之路?
▍《2025施政报告》中的教育重点内容
1. 放宽自资招生限制
- 明确规定,每年15,000个资助学额将继续zhuan供本地学生,而非本地学生将通过自费方式入读非资助学额,这部分学额将进一步扩大。
- 自2026/27学年起,资助专上院校授课式课程中非本地生的自费就学人数上限,将由本地学额的40%提高至50%。
- 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也将从100%提升至120%。
- 政府将继续与中国内地商讨,进一步优化自资专上院校招收内地学生入读学位课程的具体安排。
- 放宽政策限制,允许非本地学生(持学生签证或进入许可者除外)报读兼读制的副学位、学士学位以及研究院研究课程,鼓励他们通过进修实现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2. 推动中港职专学历互认
- 政府将继续与内地探讨落实香港与内地副学位学历互认的具体安排,助力两地职专毕业生在跨境求职或sheng学时获得更多便利。
3. 直资学校扩招非本地生
- 教育局将以试点形式允许直资学校申请增加班级数量及每班学生人数,通过学生自费入读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录取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的规模。
4. 增加学生宿舍供给
- 政府将通过宿舍发展基金,资助大学建设更多学生宿舍,预计未来将新增超过14,300个宿位,以满足学生住宿需求。
综合来看,这些政策不仅扩大了招生规模,还在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和学历互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对于中国内地学生而言,这意味着赴港深造的选择将更加多元化,途径更加便捷,机会更加广阔。尤其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ding尖学府,以及商科、工程、医学等热门专业的竞争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内地学生创造了一个难得的“黄金窗口期”。
▍去年的政策下,港八大录取了多少非本地生?
根据中国香港“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在2024/25学年,香港政府资助的八所大学共录取了26,643名非本地学生。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香港高校对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重视,也为内地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
中国香港八大的本地/非本地划分的就学人数▲
在2024/25学年,香港大学的非本地学生比例达到了30.4%,人数为7,034人;香港中文大学的非本地学生占比为21.7%,共有4,701人;而香港科技大学的非本地学生比例则为28.5%,总人数达到3,610人。
中国香港大学的本地/非本地划分的就学人数▲
新东方欧亚教育在今年8月发布的《2025新马港澳录取数据报告》指出,2025申请季中,新东方学员获得中国香港八大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数量同比增长了40%。这一显著的增长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香港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
不同阶段的中国内地学生如何抓住政策红利?
随着中国香港高校扩招趋势愈发明显,中国内地学生赴港深造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政策窗口期”。针对不同申请阶段的学生,以下是具体建议:
本科申请者
对于高考成绩未达到直接申请香港高校本科标准的学生,新政提供了新的突破口。直资学校提高了非本地生录取比例,这为通过副学士课程衔接本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副学士课程作为进入香港高校体系的重要桥梁,其认可度和吸引力在新政推动下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与中国内地学历互认的进程加速。
新东方欧亚教育专门针对这一群体设计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课程规划、语言能力提升和面试辅导等,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副学士课程并成功衔接香港高校本科。
对于高考成绩一本线以上50分的学生,可以重点冲击香港前三的ding尖院校;而成绩接近一本线的学生,则可以关注香港四至八大院校的扩招专业,抓住授课型课程非本地生录取比例提升至50%的政策机遇。
新东方欧亚教育的数据显示,今年成功录取港前三院校的学生中,许多家庭都规划了至少两种本科申请路径。为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目标,新东方欧亚梳理了以下四种香港高校本科申请路径:
- 高考+DSE双轨制:通过中文考试申请香港高校,增加竞争力。
- 高考+AST通道:以中国标准直通香港高校,路径清晰。
- 香港副学位→高校跳板:为成绩略低的学生提供逆袭机会。
- IB/A-Level等国际课程:适合国际化背景学生的申请方式。
硕士申请者
对于计划申请硕士的学生,新政带来了显著利好。研究院课程扩招幅度达到120%,为不同背景的申请者创造了更多机会。GPA达到3.0及以上的学生,可以重点考虑研究型硕士或博士课程,充分利用新增的20%名额,提升录取几率。
在职人士
新政还放宽了兼读制课程的修读限制,为在职人士提供了宝贵的深造机会。对于拥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可以选择兼读制硕士课程,在工作与学习之间找到平衡。通过这一路径,不仅能够保持稳定的收入,还能收获香港高校学历,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术提升的双赢。
提前规划是关键
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在职人士,面对政策红利,尽早制定申请规划至关重要。新东方欧亚教育通过结合最新录取政策与成功案例,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助力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向理想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