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本科教育体系中,二等一学位(成绩 60% 至 69%)是多数研究生申请和企业招聘的基础门槛,其授予比例也成为学生选校和备考的重要参考。不过英国各大学的二等一学位比例并无统一标准,受院校定位、学科特点、评分政策等因素影响,差异较为明显,整体呈现 “院校分层清晰、学科分化显著” 的特点。
从全英整体数据来看,二等一学位是最常见的等级。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近年数据显示,全英本科毕业生中获得二等一学位的比例稳定在 45% 至 48% 之间,也就是说近半数学生能达到这一水平。但这一平均值背后,不同类型院校的比例差距较大。
罗素集团院校的二等一学位比例普遍偏高,多数在 50% 至 65% 之间。这类院校的生源基础较好,且课程设置更注重学术深度与能力培养,评分体系相对灵活。例如部分以文科见长的罗素集团院校,二等一学位比例可达 60% 至 65%,而侧重理工科的罗素集团院校因课程难度较高,比例多在 50% 至 55%。非罗素集团的公立大学比例稍低,通常在 40% 至 50%,其中城市型大学因更贴近就业需求,实践类课程占比高,二等一学位比例多集中在 45% 至 50%;偏研究型的地方大学则可能低至 40% 至 42%。私立院校的比例差异更大,部分定位高端的私立院校可达 55% 至 60%,而普通私立院校可能仅 35% 至 40%。
学科差异对二等一学位比例的影响同样显著。文科类专业如教育学、社会学、传媒等,因评分更侧重论文质量与思辨能力,主观评价空间较大,比例普遍在 50% 至 60%;商科类专业如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比例多在 48% 至 55%。理工科专业因涉及实验数据、公式推导等客观评分内容,标准更严格,比例相对较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专业多在 40% 至 48%,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甚至可能低至 38% 至 45%。医学、法律等专业虽专业性极强,但因培养模式严谨且考核体系成熟,比例反而能维持在 45% 至 50%。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英国大学的二等一学位比例呈现 “稳中有调” 的趋势。2020 年前后受特殊时期评分政策影响,部分院校比例曾出现短暂上升,但随后英国高校开始收紧评分标准,推动比例理性回调。例如某罗素集团院校 2020 年二等一学位比例达 68%,2023 年已回落至 62%;某地方大学则从 48% 降至 43%,反映出英国高等教育对学术标准的重新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