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备考:适合 “经济有限、学术基础扎实” 的申请者
1.无需承担日本语言学校学费(年均 50-80 万日元,约 2.5-4 万人民币)、东京 / 大阪等城市的高额房租(每月 10-15 万日元,约 5-7.5 万人民币 / 年),整体备考成本仅为赴日的 1/5-1/3。节省的费用可投入 “学术提升”:比如报名研究计划书专项辅导(国内有针对日本博士的日文研究计划书润色服务)、购买日文核心文献数据库权限(如 J-STAGE),或参加线上学术研讨会(如日本学会的中文直播讲座)。
2.国内学术资源对博士申请更实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方便查阅 “中日相关研究对比” 文献,助力研究计划书找到创新点;与教授套磁可通过邮件(附日文研究计划书初稿)、Zoom 线上会议沟通,无需承担赴日差旅费。部分国内高校(如清华、复旦)与日本院校有合作,可通过导师推荐对接日本教授,提升套磁成功率。
3.无需适应新的生活与学术文化(如日本教授邮件回复礼仪、学术会议发言规范)。
二、赴日备考:适合 “追求学术适配、语言需突破” 的申请者
1.沉浸式环境能快速突破 “学术日语” 瓶颈:日常可通过 “实验室助手兼职”(部分语言学校与院校有合作,可推荐助研岗位)参与组会,学习 “实验数据汇报”“研究难点讨论” 的常用表达;周末参加目标院校的 “公开讲座”(如东京大学每月的 “博士申请说明会”),熟悉教授的学术风格与提问逻辑。这种提升不仅是 “口语流利”,更是 “符合日本学术礼仪的沟通能力”,对面试至关重要。
2.可实地接触日本独有的学术资源:比如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查阅 “未对外开放的日文手稿”,或在东京大学工学部实验室了解 “特定设备的操作流程”,这些一手信息能让研究计划书的 “可行性论证” 更有说服力。更关键的是,可参加目标教授的 “office hour”(每周固定接待时间),当面讨论研究思路,甚至获取 “教授未发表的研究数据”,大幅提升套磁成功率。
3.部分专业(如医学临床研究、建筑学实地调研、教育学田野调查)必须 “在日开展前期准备”:比如医学博士需提前熟悉日本医院的伦理审查流程,建筑学博士需实地考察日本传统建筑结构。这类专业的院校(如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东京大学建筑学研究科)明确要求申请者 “在日备考”,国内申请几乎无机会。
三、如何选择?
日本博士备考方式无 “特别优劣”,需结合 “目标院校要求、自身条件、科研需求” 综合判断,以下为具体决策逻辑:
1. 明确目标院校与专业
先查目标院校官网的 “博士募集要项”,看是否有 “需在日参加笔试 / 面试”“优先考虑在日申请者” 的表述(如东京工业大学部分实验室会注明 “建议在日备考者申请”);
通过在读学长学姐了解 “教授偏好”:比如某教授是否习惯 “当面讨论研究思路”,或是否要求申请者 “提前参与实验室预研”—— 若答案为 “是”,优先选赴日备考;若教授接受 “全线上沟通”,国内备考更合适。
2. 客观评估自身 “核心短板”
语言水平:日语 N2 及以下、学术口语薄弱→优先国内备考(先通过 JLPT N1,再针对性练学术口语);N1 已过但 “无法流畅进行学术讨论”→可考虑赴日短期备考(3-6 个月,聚焦语言场景化提升)。
经济预算:家庭可承担的备考总费用≤5 万人民币→国内备考;≥10 万人民币且能接受 “成本超支风险”→可赴日。
科研需求:研究方向需 “一手数据 / 实地调研”(如医学、建筑学)→必须赴日;研究方向可 “线上完成前期准备”(如理论物理、计算机算法)→国内备考足够。
3. 制定 “保底 + 冲” 的备考计划
国内备考者:同步推进 “语言(N1 + 学术口语)+ 研究计划书(每月与国内导师讨论 1 次,找日文母语者润色 1 次)+ 套磁(提前 8 个月开始,每月联系 2-3 位教授)”,若 3 个月内套磁无回应,可补申 “接受国内备考” 的保底院校(如九州大学、广岛大学)。
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顾问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声明: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