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志愿报考的 20 个重要概念
1、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被称为省控线或批次线,是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据当年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分布,结合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总量,按照特定比例,分批次划定的考生最低投档分数标准。只有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对应批次线的考生(即 “上线考生”),其电子档案才有机会被投档至高校,并且高校只能在该院校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之上录取考生。
2、院校调档分数线
院校调档分数线,常简称为投档线,是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针对每一所招生院校,按照该校同一科类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如 105% 或 120%),在第①志愿投档环节(平行志愿的首轮正式投档)中,自然形成的投递给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省教育考试院先根据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与既定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的考生数量,再依据相关规则进行投档操作,最终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中的最低分数,即为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
3、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指的是在高考招生的同一类别、同一投档段次内,设置的若干具有相对平等关系的志愿。其投档遵循 “分数优先(本质上是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的原则:首先从全省zui高分考生开始,依次对考生进行检索与投档;当检索到某一考生时,按照该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查,若考生符合某院校的投档条件,且该院校尚有招生计划余额,该考生就会被投档。
4、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存在先后顺序,如第①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仅对应一所院校。其录取投档规则为 “志愿优先,从高到低分”:先进行第①志愿的录取工作,待第①志愿录取结束后,若高校仍有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才会对第二志愿填报该校且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录取。因此,考生的第①志愿填报至关重要。
5、专业(类)+ 院校志愿
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模式下,在同一类别、同一批次招生中设置的,若干相互平行的专业(专业类)志愿组合。它以 “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专业类)” 作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单位,同样按照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的原则进行投档操作。
6、院校专业组志愿
“院校专业组” 由高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与不同专业(含专业或专业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而设置,是部分高考改革省份在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时的基本单元。其特点在于:一所高校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高校中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既可以归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也可分设在不同的专业组中,但同一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必须完全一致。
7、专业级差
“专业级差” 是指高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依据招生章程中预先公布的一个或多个分数差值,来确定报考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个分数差值就是 “专业级差”,它体现了高校在录取考生第①专业志愿和后续非第①专业志愿时的分数差异。例如,某高校规定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级差分为 “3、1、0、0”,这表示该校第①、二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为 3 分,第二、三专业志愿间级差为 1 分,第三志愿之后的专业志愿之间级差为 0 分。
8、高校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文件,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核心依据。教育部明确规定,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开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合规、真实准确、表述规范。高校的招生章程需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审核备案后,方可向社会公布,且一经公布不得擅自修改。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学校招生章程及相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全责,高校必须严格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9、“双①流” 建设
“双①流” 建设即建设世界①流大学和①流学科的简称。2015 年 11 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①流大学和①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通过大力建设①流学科和①流大学,实现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这是继 “211 工程”“985 工程” 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
10、按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将学科门类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进行整合,以一个专业大类为单位进行招生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初期先统一学习基础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业成绩,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具体的所学专业。考生报考按大类招生的专业时,务必了解该大类实际包含的具体专业(方向)。
11、“强基计划” 要选拔的人才
“强基计划”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指导思想和原则,旨在选拔一批具有坚定志向、浓厚兴趣和突出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对象为有志于投身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xiu或在基础学科方面表现拔尖的学生。
12、“强基计划” 招生的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 着重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主要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以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进行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高校会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合理规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的需求和招生实际情况,适时对 “强基计划” 的招生专业进行调整。
13、“强基计划” 的试点院校
目前,全国共有 39 所高校开展 “强基计划” 试点招生工作,具体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14、三大专项计划
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的计划统称为 “专项计划”,具体涵盖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主要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一般是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共有 95 所,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
15、优师计划
优师计划全称为优xiu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其设立目的在于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xiu教师,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16、招优师计划的院校
优师专项分为国家优师专项和地方优师专项。国家优师专项由 6 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承担培养任务,面向中西部省份进行招生;地方优师专项则由中西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本科层次师范院校负责培养。具体的招生计划可详细查阅各培养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
17、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的院校
实施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的院校为教育部直属的 6 所师范大学,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18、体检结果
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必须参加高考体检。考生完成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透、检验等一系列系统的体格检查后,各科室医生会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列举的条款,结合考生实际的身体状况,给出各科的体检结论。最后,主检医生综合各科结论,依据《指导意见》,向考生出具 “报考专业建议”,这份建议就是考生最终的体检结果。
19、体检结果的分类
(1)合格:这类考生的身体条件完全符合要求,除军事院校和公安类学校外,适合就读高等院校的各类专业,可自由选报高校的各类专业。
(2)不合格:这类考生的身体状况不符合相关要求,对应《指导意见》第①部分所列条款,主要是患有如传染病、精神病、心脏病、血液病等较为严重的疾病,暂时不适合报考各类普通高等学校。
(3)合格受限:这部分考生整体身体条件合格,但患有某些疾病或存在特定生理缺陷,符合《指导意见》第二部分中的某些条款。这些条款所涉及的专业,考生不适宜选报,因为其身体条件可能导致无法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例如视力不达标、色觉异常等情况),高校在录取时可依据这些条款拒绝录取或退档。
(4)合格不宜:这类考生患有某些疾病或存在某种生理缺陷,符合《指导意见》第三部分中的某些条款,主要包括视力不足、屈光不正、听力障碍、重大手术史、肢体残疾等情况,不适宜就读某些专业。这些条款所列专业,意味着考生虽然能够坚持专业学习,但可能会对其在该专业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谨慎地选报相关专业,高校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20、“不能录取” 与 “不宜就读” 的区别
“不予录取” 意味着无论考生的高考分数多高,只要填报了相关专业,都不会被高校录取;“不宜就读” 主要供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作为参考,在录取过程中,学校不得以 “不宜就读” 为由拒绝录取符合其他要求的考生。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专业高校会有具体的特殊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仔细查阅高校招生章程,结合自身体检结论,主动避开不能录取和不适宜报考的专业,合理规划志愿填报,以提高录取成功率。
(二)关于外语口试
1、高考外语口试
高考外语口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学习外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潜在能力。报考外语专业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外语口试。需要注意的是,外语口语成绩并不计入考生的高考总分,仅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录取时的参考依据。
2、高考外语口试的语种
目前,高考外语口试的语种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个语种。考生参加外语口试时的语种,以其在高考报名阶段所选择的语种为准。
3、需要参加外语口语测试的考生
并非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外语口试。只有报考外语专业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例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涉外会计、科技英语等专业),才需要参加外语口试。具体要求可详细查看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
4、考生如何参加外语口语测试
外语口试工作并非由全省统一组织实施,而是由各市自行安排组织,口试的具体内容与时间也由各市自行确定。考生若想了解相关信息,可咨询所在县(市、区)的教育招生考试机构。
5、外语口试成绩不合格所带来的影响
高考外语口试是专门为准备报考外语类院校及外语类相关专业的考生设置的一项测试。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会有部分考生因为外语口试成绩不合格而被高校退档。
由新东方前途出国举办的【第62届新东方国际教育展】致力于将孩子们努力考出来的高考成绩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在高老志愿填报前,我们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些高考志愿的规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占活动名额!
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顾问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声明: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