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秋季美本申请季迎来重大转折,多所院校恢复了对SAT/ACT成绩的强制要求,标志着“标化可选”政策正在全面收紧。八大藤校中,六所已经明确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交标化成绩。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申请策略,更凸显了美国高等教育招生逻辑的深层变革——量化指标与综合评价正在重新寻找平衡点。
01 政策变革全景:从标化可选到强制提交的集体转向
- 藤校引领了这场政策回归潮。目前,哈佛、耶鲁、宾大、达特茅斯、布朗和康奈尔六所藤校已明确要求2026Fall申请者必须提交标化成绩。仅哥伦比亚大学坚持永久标化可选,普林斯顿大学尚未更新。
- 公立大学也紧随这一趋势。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校区宣布,从2026Fall开始,所有本科一年级申请者必须提交ACT或SAT成绩。校方解释,这一决策基于提交成绩的学生平均GPA和学术潜力普遍更高。
- 热门专业甚至提高了标化门槛。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其计算机科学学院明确申请者必须提交SAT或ACT成绩,而工程学院、文学院等则实施“灵活考试政策”,允许申请者选择提交多种考试中的一种。
- 不同政策院校的数量对比(基于Top50大学统计)清晰地显示了这一趋势:16所必须提交标化,20余所标化可选,加州大学系统各分校继续实行Test-Blind政策。
02 回归动因解析:高校为何重新拥抱标化考试
- 标化成绩的预测价值是核心原因。研究表明,SAT/ACT成绩与大学GPA、留校率和毕业率均有显著相关性,SAT与大学GPA的相关性达到0.5,而新生ACT/SAT平均分与学校毕业率的相关性高达0.87-0.9。
- 招生效率与公平性的平衡考量。宾夕法尼亚大学指出,恢复标化要求是为了“消除申请者在决定是否提交考试成绩时的不确定性”。标化成绩作为相对统一的量化指标,可以弥补不同教育体系、评分标准的差异。
- 实际录取数据支撑政策调整。在标化可选政策下,多数被录取学生仍选择了提交成绩。这表明即使政策宽松,高分标化仍是名校录取者的普遍特征。
- 规避“自我筛选”导致的不公平。部分弱势背景学生可能因可选政策而放弃提交成绩,即使他们的分数不错,恢复强制提交可减少这种“自我筛选”导致的录取偏差,帮助招生官识别更多有潜力的申请者。
03 申请策略调整:如何应对标化考试回归
- 创建个性化政策清单是首要任务。由于Top50高校的标化政策差异显著,申请者应逐一核实目标院校的具体要求。将院校分为“必须提交”、“可选”和“不考虑”三类,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备考和申请策略。
-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至关重要。针对要求标化成绩的院校,建议在早申截止前完成考试。2025-2026学年SAT考试新增9月13日场次,出分时间正好能赶上11月1日的早申截止日期,为申请者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 高分标化目标需要明确。宾大被录取学生中71%的ACT成绩集中在35-36分,申请者应以此为参考设定目标。对于目标藤校核心专业的申请者,SAT 1550+/ACT 35+是较为安全的分数区间。
- 多元化准备降低风险。除了标化考试,AP/IB等高难度课程成绩、科研项目、竞赛奖项等都能增强申请竞争力。例如,AP Calculus BC和Physics C双5分可以部分抵消标化成绩的短板。
04 特殊政策与例外情况:了解规则中的灵活性
- 部分院校提供替代方案。耶鲁大学要求未提交SAT/ACT成绩的申请者必须提交AP/IB成绩,且不接受预估分。卡内基梅隆大学部分学院允许用IB、AP或A-Level等成绩替代传统标化考试。
- GPA与标化要求的联动机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规定,GPA在2.5-2.8之间的申请者必须提交标化成绩。这表明一些院校将标化视为学术能力的重要补充验证,尤其是当高中成绩存在疑问时。
- ACT考试改革带来的新选择。2025-2026学年起,ACT考试的科学部分变为选考,综合分数仅由英语、数学和阅读三科组成。目前多数院校已接受新的ACT综合分数,仅波士顿大学等少数学校要求必须包含科学分数。
- 特殊情况豁免通道。因身体、经济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考试的学生,可向部分院校提交豁免申请。但这需要提供医疗记录、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等充分材料,且成功率因校而异。
05 超越标化:全面规划提升申请竞争力
- GPA始终是申请基石。即使标化要求回归,GPA仍是评估学术持续表现的关键指标。俄亥俄州立大学等院校明确表示,在恢复标化要求的同时仍会高度重视申请者的高中成绩单。
- 学术深度比广度更重要。参与大学实验室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或完成高质量科研项目,能有效提升申请材料的学术含金量。例如,OSU工程学院在录取时特别重视学生的科研经验。
- 个性化叙事能力凸显差异。在标化成绩普遍高涨的情况下,文书和课外活动成为展现独特性的关键。通过2-3项长期投入的课外活动(如创办公益组织、深度科研等),可以展现申请者的热情。
- 多国联申作为风险对冲。如果标化成绩不具竞争力,可考虑同时申请英国、加拿大或中国香港等地区的高校。这些地区的招生政策相对稳定,且对标化成绩的依赖程度不同,为申请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随着越来越多院校加入恢复标化要求的行列,2026Fall美本申请格局已基本确定。标化成绩+综合评估的双轨制评价模式正在重新成为主流。面对这一变化,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规划与全面准备。标化高分只是门槛,真正的竞争力仍来自学术深度、个人特质与申请策略的完美结合。
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们,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顾问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