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申请季美国十余所TOP50大学恢复标化成绩要求(如耶鲁、布朗、MIT等),SAT与ACT的选择再次成为留学规划的核心问题。两项考试虽均被美国大学广泛接受,但2025年ACT的重大改革及SAT的全面数字化,进一步凸显了其差异格局。科学选择需综合考试结构适配性、个人能力基因与目标院校政策三维度,而非盲目跟风。
一、考试核心差异:结构、内容与节奏
-
科目权重与改革动态
SAT总分1600分,阅读与文法(800分)、数学(800分)各占50%。2023年后已全面机考,时长2小时14分钟。
ACT总分36分,2025年9月起科学改为选考,基础科目缩减为英语、数学、阅读三部分。无选考科目时总时长2小时55分钟,包含写作和科学则需3小时35分钟。
-
数学考查侧重点
SAT数学包含代数与数据分析,部分题目提供公式提示,仅一个单元允许计算器。
ACT数学全程允许计算器,几何与三角学题目占比超50%,需记忆公式,计算强度更高。
-
时间压力与题型逻辑
ACT节奏更快,例如阅读需35分钟完成40题(含4篇短文),平均每题52秒;SAT阅读则需64分钟完成54题,侧重文本深析。
SAT强调逻辑推理,如阅读题需对比两篇学术观点;ACT科学推理(选考)侧重图表解读与实验设计,不要求前置知识。
表:2025年SAT与ACT考试结构对比
维度 |
SAT |
ACT(新版) |
必考科目 |
阅读+文法、数学 |
英语、数学、阅读 |
选考科目 |
无 |
科学推理、写作 |
总时长 |
134分钟 |
140分钟(无选考) |
数学特点 |
提供部分公式,分计算器区 |
全程计算器,几何占比高 |
二、选择策略:从能力基因到院校政策
-
学科能力适配原则
理科基础扎实(尤其数理)的学生在ACT数学与科学推理中易发挥优势。例如杭州二中学生SAT仅1940分(旧制),转考ACT获32分(满分36),进入更高梯队学校。
文科思维突出者适合SAT,其阅读强调语境分析与长文本推理,但需应对较高词汇量要求;ACT英语部分则侧重语法规则与简洁表达。
-
思维习惯匹配
速度型考生可驾驭ACT高强度节奏,例如英语部分需36秒/题,适合在时间压力下保持准确率者。
深度思考者倾向SAT,其逻辑推演类题目(如证据支持题)预留更多分析时间,单题耗时比ACT多30%。
-
地理区位与院校政策
美国中西部公立大学(如密歇根安娜堡)对本州ACT成绩认可度高;东岸私立名校(如哈佛)传统上SAT提交占比65%,但政策已趋平等。
需注意特殊要求:波士顿大学等仍强制提交ACT科学成绩,STEM申请者需预留选考时间。
三、备考规划与政策应对
-
双轨模考定位法
通过官方真题模考(SAT+ACT各一套)进行分数转换:例如SAT 1400分≈ACT 31分,SAT 1520分≈ACT 34分。
重点分析弱项:若SAT数学低于650分或ACT数学低于28分,慎选理工强校。
-
标化政策动态调整
2025年TOP50大学中,MIT、斯坦福、乔治城等强制提交标化;加州系大学完全无视标化;普林斯顿、哥大等采用Test-Optional(可选提交)。
即使可选政策下,高分标化仍具优势:布朗大学2024级录取者中提交标化者占比87%,SAT中位数1520-1570。
-
技术改革与资源协同
SAT机考采用自适应题目,出分快(3-5天),全球考点超1.2万个;ACT机考限于美加试点,国际生优先选SAT可规避技术风险。
SAT与AP课程(同属College Board)存在知识耦合:学习AP微积分可提升SAT数学表现,备考效率提升30%。
在标化政策回归与考试改革的双重背景下,SAT与ACT的“孰优孰劣”已让位于“适配度”。理科思维强、速度敏感型考生可借ACT凸显学术扎实度;文科素养突出、长于深度分析者则倾向SAT。无论选择哪条路径,核心在于通过诊断性模考锁定比较优势,并同步锚定目标院校政策,方能在2025申请季中提高标化价值。
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们,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顾问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