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正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与智能制造等方向的应用不断拓展,相关领域对掌握多领域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增长。对于计划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同学而言,结合自身学术背景与发展规划,选择科研资源较丰富、课程设置与行业应用结合较紧密的研究生项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近日,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推出全新的机器人学与自主系统工程硕士项目。该项目在涵盖传统机器人系统设计控制等内容的同时,将“自主性”作为课程重点之一,结合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及产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该项目在课程设计上注重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涵盖机器学习、编程、控制与动力学等方向,并融入工程伦理与产业管理相关内容。学生需完成企业实习或结业项目,以增强实践能力。依托杜克大学在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资源,该项目还设有医疗机器人相关选修课程,学生完成指定课程后可获得相应证书。
项目共需修读30个学分,通常可在三个学期及一个暑假内完成,毕业论文不是必需环节。该项目也面向非机器人专业背景的学生开放,欢迎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申请人报考。
作为较新设立的项目,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特点:
-
聚焦“自主系统”研究方向,涵盖自主决策、多智能体协同及人机交互等内容,与当前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相呼应;
-
整合校内跨学科资源,杜克大学医学院及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全美具有较高知名度,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手术机器人、康复辅助设备等医疗应用场景;
-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需参与为期数月的企业合作项目,在真实场景中完成课题,有助于积累行业经验;
-
项目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园周边,该区域聚集了一批科技企业,在物流自动化、农业机器人等方向具有产业生态基础。
在美国南部地区,开设机器人硕士项目的高校目前仍不多见,杜克大学的加入为具备相关兴趣的申请人提供了更多选择。
整体而言,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融合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可根据自身课程基础、科研或实习经历,选择切入适合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申请。
例如,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学生可侧重机器人中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算法方向;电子工程背景的学生可关注传感、控制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机械工程背景的学生可深入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动力学控制;而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则聚焦于医疗机器人及相关辅助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综上所述,机器人领域为具备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与发展方向,申请人可结合自身已有基础与兴趣点,合理规划深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