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谷爱凌” 的名字再度登上微博热搜,在体育圈,这位 “天才少女” 早已声名远扬。
谷爱凌,这位中美混血女孩出生于美国旧金山。梳理她的履历,可谓成绩斐然:9 岁时,就已将美国少年组滑雪冠jun收入囊中;13 岁首次涉足成人赛,即便发着高烧,依然实力不俗,斩获一金一银;2019 年 6 月,她正式宣布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2021 年 3 月,初次征战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便成功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令人赞叹的是,在高强度的训练与密集的比赛之余,她的文化课成绩同样优异,在美国的 SAT 考试中,取得了 1580 分(满分 1600)的高分,成功被梦校斯坦福大学录取。
年仅 18 岁的谷爱凌,主见十足、想法独特,天赋出众且收获满满,她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让人为之惊叹。不过,对于 “天才” 这个称号,她在感激大家欣赏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困扰,似乎那个更为真实的她,被耀眼的天赋所遮蔽。
天赋之外,是不懈的拼搏
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谷爱凌曾透露:“实际上,我也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只是很多不为人知,我的成功,99% 以上靠的是努力。”
常言道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雪场竞技,还是考场角逐,成绩与背后的付出总是紧密相连。即便是滑雪经验超十年的谷爱凌,专业的滑雪训练也绝非轻松之事。她常常从清晨 9 点训练至夜晚 9 点,中途仅有 10 分钟休息时间。在这短暂的休憩里,她会把被汗水与雪水浸湿的衣服放在火炉旁烘烤,睡醒后迅速穿好,即刻返回雪场继续训练。
不仅如此,谷爱凌始终致力于在滑雪与学业间寻求平衡。她几乎将所有训练和比赛都安排在周末及假期,尽可能不影响正常上课;为充分利用时间,她在乘车、坐飞机时写作业,抵达雪场后则全身心投入训练与比赛;她还主动将高中学业压缩至两年,提前参加美国高考,以便能心无旁骛地备战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正是这份专注与自律,助力这位 “天才少女” 一步步向着梦想迈进。
拼搏的动力,源自热爱
起初,面对女儿投身滑雪的选择,谷爱凌的妈妈也曾犹豫,毕竟滑雪运动存在一定危险性。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谷爱凌拼搏奖牌的岁月里,伤痛始终相伴。
年少时,她先后遭遇锁骨、脚骨断裂,17 岁时手部骨折、大拇指韧带撕裂,2021 年世锦赛期间,肩膀也受了伤。然而,她眼中对滑雪的热爱,说服了妈妈,也让这些伤痛变得不值一提。她曾提及,自己滑雪并非为了比赛,最初只是单纯喜欢,参赛只是 “顺带”,而获胜的体验让她愈发热爱这项事业,学习亦是如此。
这种因热爱而生的快乐,成为谷爱凌不断奋进的动力,使她不惧辛苦,始终坚持训练与学习并重的忙碌生活。滑雪十余年,她愈发深刻地体会到热爱的力量:“滑雪这件事,训练时长固然重要,但热爱更为关键。我常见到一年训练 300 天的人,可若不突破、不创新,水平就会停滞不前,而要实现突破,就必须满怀热爱。” 秉持着这种激情与清醒兼具的强大心态,她追逐梦想的步伐愈发坚定。
像谷爱凌这样因热爱而不懈努力的孩子还有不少。被称为 “艺术界哈佛” 的茱莉亚学院舞蹈系录取的 18 岁华裔女孩凯拉・马(Kayla Mak),自幼便在高强度舞蹈训练的同时兼顾繁重学业,甚至因对芭蕾的热爱,在繁忙的高三时期,毅然参加世界舞蹈锦标赛巡回演出。与谷爱凌相似,她在车上复习、假期参赛,对舞蹈的热爱让她保持高度自律,最终梦想成真。
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在中国大陆录取的 8 名学生之一、同时收到 8 所英美知名院校录取通知的 17 岁安徽女孩丁雯琪,因对英语和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喜爱,深受鼓舞并努力钻研,荣获美国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白金奖等重量级奖项。与此同时,她的 8 门 AP 课程均获满分,还坚持练习钢琴、古典舞、芭蕾舞以及书法篆刻,其自律程度和对爱好的执着令人钦佩。
这三位背景不同的女孩,看似因 “天赋” 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实则不然。天才的光环并非凭空而来,其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坚守,而在这向上攀登的征程中,热爱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言:“成就一番伟业的唯1途径,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 当一个人满怀热爱,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兴趣会驱使他持之以恒,走得更远。
在美国中学的申请过程中,同样需要热爱与坚持。来自美国顶jian寄宿中学 Deerfield Academy 的 Dr. Jan Flaska 曾与同学们分享:要投入精力与时间在热爱的事物上,如此才能领悟其精髓,切不可浅尝辄止。
众多招生官反馈,在选拔学生时,他们更倾向于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深厚积累的学生,而非涉猎广泛却无一精通的学生,学校更青睐在特定领域有专长的学生。
如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顾问为您解答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
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