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赴英留学的同学,常被 “预科通过” 问题困扰:“预科会不会很难通过?没过会影响正课吗?” 其实英国预科通过率没有统一答案,受院校类型、课程难度和个人表现影响较大,盲目焦虑不如抓准核心逻辑。
本文结合 2025 年最新情况,拆解真实通过、影响因素及提分关键,帮你稳渡衔接阶段。
真实通过需分院校和课程看,整体无需过度担忧。多数院校预科通过在 60%-80% 之间,差异集中在院校层次和课程类型:罗素集团高校附属预科因衔接本科要求高,通过遍在 70% 左右,比如
曼彻斯特大学、
伯明翰大学的预科,学术类课程对论文和考试分数卡得较严;普通院校及私立预科通过更高,部分可达 80% 以上,考核更侧重基础能力适配。从课程来看,商科、理工科等学术类预科因涉及专业基础内容,通过略低于语言类预科,但只要按要求完成学习,多数学生能顺利衔接。
影响通过的核心因素有三点,需重点把控。首先是课程适配度,预科分学术类(衔接本科专业)和语言类(侧重能力),学术类需掌握专业基础词汇和论文写作技巧,语言类则聚焦听说读写场景应用,选错课程易导致学习吃力;
其次是个人基础,高中均分 75% 以上、雅思 5.5 分(单项不低于 5.0 分)的学生,通过比基础薄弱者高 30% 左右,基础不足者需提前补学核心科目;
最后是学习规划,预科节奏快(多为 3-9 个月),缺课或拖延作业会直接影响成绩,按时完成课后任务的学生,通过率远超临时抱佛脚者。
想提升通过,三个技巧很实用。一是提前适配课程,根据本科目标专业选对应学术预科,比如申商科选含经济学、统计学的预科,避免跨领域学习;二是用好院校资源,多数预科提供免费辅导课,针对论文写作、考试技巧等薄弱点专项提升,每周至少参与 1 次辅导的学生,成绩普遍高 10-15 分;三是主动衔接学长,了解往届高频考点和考核偏好,针对性备考比盲目刷题更高效。
需注意,预科未通过也有补救方案,可申请重读对应模块或转至通过率更高的同层次院校,不会直接阻断留学路径。整体来看,预科是 “衔接桥梁” 而非 “高门槛筛选”,只要精准规划、主动学习,通过完全可控。
若想获取目标院校预科通过率明细或备考资料,
可联系专业顾问,免费领取《新东方 2025 年留学白皮书》,内含院校考核偏好及预科衔接规划,帮你稳拿正课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