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排名热点可谓是一波接一波,就在刚刚,泰晤士正式发布了2026年跨学科科学排名(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
图源:泰晤士官微
该排名由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学科科学排名(ISR)与施密特科学研究员(Schmidt Science Fellows)合作推出。今年是该排名推出的第二年,旨在探索跨学科研究作用和表现,分析考察高校的研究成果以及为支持跨学科所采取的行动。
▍跨学科科学定义
跨学科科学是指整合多个科学学科的知识、传统和过程,或将一个或多个科学领域与特定非STEM学科相结合。跨学科科学可能涉及跨学科合作的多位学者,也可能是由一位学者跨多个学科研究一个科学问题。
在2026年跨学科科学排名中,共有94个国家/地区的911所高校上榜,较去年的92个国家/地区749所高校显著增长。涵盖科学学科,即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等学科大类。同时,今年跨学科范围扩展至非STEM领域,涵盖的非STEM学科包括: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以及临床与健康科学。
▍排名指标
跨学科科学排名的评估方法论基于三大支柱,每个支柱代表研究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维度:投入、过程与产出。用于衡量该阶段维度的不同方面,在3个一级指标下共计有11个二级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图源:泰晤士官微
1. 投入:19%
• 跨学科科学研究资金:8%
• 来自产业的资金:11%
2. 过程:16%
• 衡量成功的指标:4%
• 实体设施:4%
• 行政支持:4%
• 晋升流程:4%
3. 产出:65%
• 跨学科科学研究出版物数量:10%
• 跨学科科学研究出版物比例:5%
• 对其他学科的效用:5%
• 跨学科科学研究的质量:20%
• 声誉:25%
▍排名亮点
在本次排名中,美国共有七所高校跻身前十名。麻省理工学院(MIT)继去年首次上榜后,今年蝉联跨学科科学排名榜首。斯坦福大学则稳居世界第二名。加州理工学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列位列世界第三、第四名,杜克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位居世界第六、第七名。普渡大学西拉斐特校区跻身第十名。
图源:泰晤士官微
新加坡是惟一所上榜世界前十的亚洲国家/地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位列世界第五名以及世界第九名。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位列世界第九名,成为欧洲排名最 高的高校。
本次排名全球百强榜单涵盖六大洲高校。亚洲以49所高校上榜领跑百强榜,北美以24所位居次席;欧洲15所,非洲与拉丁美洲各5所,大洋洲3所(注:因三所高校并列第99名,实际百强榜单包含101所高校)。
图源:泰晤士官微
总体而言,亚洲在2026年ISR榜单中共有478所高校上榜,超过总排名数量的一半,成为遥遥领先的代表性最强洲际。
印度是本次排名中上榜高校数量最多的国家/地区,共有88所高校上榜。
中国香港共有5所高校上榜,分别是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其中,香港城市大学进入了世界前20强,位列世界第11名。
欧洲共有五所高校跻身全球前二十:意大利两所,荷兰、德国和瑞士各一所。
▍排名前100
图源:泰晤士官微
以上就是本次排名的核心亮点梳理啦!作为备受关注的“新兴排名”,它清晰展现了全球发展趋势——跨学科已成为破解复杂问题、驱动创新的核心路径。
若想进一步了解交叉学科专业的热门方向、院校申请攻略,或是想获取个性化的选校规划建议,欢迎随时咨询北京新东方前途顾问老师,专业顾问会及时为大家解答。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