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QS/USNews前100!” 这几乎是每个留学家庭的起跑线。
为什么?
因为排名的“硬通货”属性,在回国发展的一些关键环节,几乎拥有“一票通行权”:
• 考公考编“敲门砖”:多省市定向选调生明确限定四大排名前100院校;
• 1线城市落户“快车道”:上海等城市为Top50/100毕业生提供优先落户条件;
• 大厂简历关“通行证”:部分头部金融机构、科技公司校招系统会自动过滤非目标院校;
• 人才政策/奖金补贴“硬指标”:地方留学补贴常以排名作为申领基准。
计划回国发展的学子,优先考虑排名靠前院校无可厚非,但,仅靠排名选校远远不够!要知道:
1. 排名波动加剧选校风险
每年新排名更新,总有不少院校位次排名变化,对于申请者而言押注单一院校的风险在逐渐加剧。而且院校的综合排名与其具体专业的实力、课程设置、培养风格可能并不完全匹配,部分院校综排靠前但可能存在目标专业薄弱,对后续的职业发展存在挑战。
2. 顶流院校竞争日益激烈
追求排名靠前的院校,确实能帮助我们缩小择校范围!然而,更加现实的问题是:
如何“进去”?
热门院校(尤其综排前列院校)因受关注度高,吸引了全球大量优异申请者;以美本申请为例,根据Common App去年11月数据显示,共有904,860名申请者提交了申请,国际生人数达到79,937人,较上一申请季增加了5%。其中,有13,115名中国学子提交了早申请,较上一申请季增加了9%。
图源:Common App
而高分通胀、背景同质化,让招生官的筛选标准也变得极其严苛且难以捉摸,在优异的学术成绩基础上,他们更加关注:个性化的成长轨迹、对申请领域的深入理解和持续热情、跨领域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更加综合全面的要素。
3. 排名指标≠个人体验
实际就读体验可能会存在错位。要知道,排名所依据的指标与学生在意的教学质量、师生互动、就业指导服务、校园生活体验等可能存在差异。关注综合排名之外,大家也可以多参考各国/地区本地排名以及在校生或毕业的学长学姐们的真实评价。
如果同学们想要了解的内容,或有更多关于留学申请、职业规划、实习科研、GPA提升等问题,欢迎随时咨询北京前途留学顾问老师,专业顾问将及时为大家解答!同学们可以点击《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 免费领取留学资料 ,如果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 ,以便给大家进行定位。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