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滚轮声还没飘远,一大批暑假 “微留学” 的同学已经揣着满肚子新鲜事回国啦!有人在新加坡街头用全英文 “Battle”,有人在东京大学戴着传感器玩拼图,还有人在香港的课堂上为 “AI 能不能取代律师” 而思辨…… 这波年轻人的暑期副本,也太酷了吧!
新加坡篇
全英文交流居然这么爽?
这是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商业与金融项目的刘同学发来的第yi条消息。作为第yi次踏出国门的 “萌新”,他在8天里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名校体验卡”:坐在NUS教室里进行专业课题的学习,通过一个又一个实际案例,生动地了解公司财务分析、风险评价、营运资本管理等相关金融知识。学习期间,还住进NUS宿舍中,在学生餐厅排队点餐,彻彻底底体验了一把“留学生”生活。
学习之余刘同学跟着导师走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当地机构,“当透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多媒体互动展项,了解了新加坡的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管理局作为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职责,我在那瞬间突然懂了课本里“国际金融中心”的真正含义“刘同学感叹道。
日本篇
亲测脑机接口,科技迷又疯狂了!
在日本东京大学的教室里,一位同学坐在讲台电脑前紧盯屏幕,头上戴着传感器设备(基于脑电图信号的脑机接口),通过脑电波的“控制”正在一步步地完成拼图游戏。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的部分原理操作,在此刻具象化了!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能够传输你脑电信号的仪器,通过嫁接一个小程序,来控制机器,这个原理我是之前通过课外文献了解到的,但第yi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参加东京大学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课题项目的钱同学说明道。
AI
互动
作为一个科技迷,钱同学不仅在此次充满轻松氛围及高互动性的课堂上收获颇丰,更是在 NTT 的参访过程中大开眼界。展馆陈列了从早期到现在的通信技术设备,当看到展柜里的大哥大、翻盖手机时,这位 05 后少年言语间满是新奇:"这简直是古董啊,比我岁数都大!"与此同时,展馆内还设有相关科技设施,同学亲身体验了基于 IOWN 全光网的 3DHaptics 触觉传输装置,通过电磁脉冲震颤真实感受到 5G 信号传输的物理特性。当他操作FeelTech平台模拟卫星通信链路时,清晰感知到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深厚积淀,由衷感慨:"日本科技,确实有点东西!"
日本访学图片
香港篇
“辩论式的结业汇报太适合法学生了”
“特别感谢为法学生量身准备的辩论式结业汇报”,参加香港项目的硕士法学生不禁感叹道,“我们作为法学生,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次以辩论的形式来为本次香港访学之旅画上句号,是我觉得非常幸运的事情”。此次参加香港大学法学课题项目的王同学,不仅在课堂上了解了很多香港地区与内地不同的法律案例,也针对“⼈⼯智能是否能取代律师在法庭上的作⽤和职能”辩论观点,开拓了新的知识领域。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时,王同学坦言,参访香港中文大学期间,自己被该校雄厚的学术资源深深震撼。校内设有文物馆,作为香港高校中举足轻重的中国文物研究机构,馆内藏有书画、陶瓷、青铜器、碑帖等各类文物约 1.3 万件,足见其学术积淀之深厚。更令人意外的是,通过学长学姐的介绍他才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校名中的 “中文” 二字,并非特指中文是该校的强势专业,而是蕴含着 “坚守中华文化根基,吸纳西方学术成果,培养贯通中西人才”的办学理念。
有人说,短短一周的微留学能学到啥?但这些同学的故事早就给出答案:
它是让课本知识照进现实的窗口,是让文化认知从抽象走向具象的桥梁,更是让年轻的脚步在丈量世界时,悄然埋下探索未知的种子。
当首批同学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返程,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的访学故事正在续写。或许未来某天,这些在新加坡街头用英语对话的勇气、在东大教室里触摸科技的好奇、在香港课堂上激荡的思辨,会化作他们逐梦路上的底气。毕竟,世界的课堂从无边界,而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也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