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读,与孩子共同成长
由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会因人而异。
大多数低龄留学的孩子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期。如果孩子本身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时候,家人的存在和陪伴,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孩子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这个角度,我认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陪伴学生是值得尝试的事情。
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都为家长陪读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同伴签证写入法案的国家。孩子的直系女性父母(从母亲、祖母、外祖母三位中选择一位)可以申请陪伴孩子到16岁,第二年父母可以陪孩子去新加坡,兼职或合法工作可以让您照顾家人并照顾您的个人事业。
如果家长也打算继续深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出国留学,让全家都能出国留学、提高。例如,新西兰大学有“博士申请套餐”,吸引世界各地想要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包括博士生无限工作签证、配偶工作签证,并根据当地政策,子女的博士生可享受新西兰公立小学免费教育或学费减免等一系列福利。
陪读是好事,但不是“必需品”
虽然家长陪同学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学校都鼓励国际学生家长陪同。
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没有留学生家长的随行签证。学生家长只能申请其他签证类别,如旅游、探亲等,此类签证一般只允许短期停留。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上寄宿学校或住在寄宿家庭。
一般来说,寄宿学校学费会贵一些,但日常生活和教学管理会相对严格,学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法定监护人。例如,英国伊顿公学的学生每天都忙于各种课程、学习和体育活动,甚至周六也是如此。学校认为高强度的学习和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虽然辛苦,但只要孩子能适应这里的生活,他们就会成长得很快。
寄宿家庭对于年轻的国际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寄宿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他们还可以提供一个与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的人交朋友的平台,使学生更容易参与更广泛的社交和体育活动。然而,寄宿家庭也会给低龄留学的留学生涯带来挑战,比如能否接受或适应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文化习惯、生活环境,与寄宿家庭成员发生摩擦和冲突怎么办等,以及其他实际问题。一切都考验年轻国际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们在国内,如何给孩子开家长会呢?
最后我想谈谈家长会。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纽带,也是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世界各地的中学都是如此。那么作为大洋彼岸的留学生家长,如何为孩子举办家长会呢?
与国内家长会的形式不同,海外中学的家长会普遍采取预约制。例如,美国的中小学会提前一个月向家长发出预约信,提供不同的时段供家长选择预约(一般为半小时)。家长按照预约时间与老师见面沟通;英国中小学的家长会一般都是为期一天的会议。学年期间一两次,家长需要提前预约,按照预约时间(一般10-15分钟)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会上,老师通常会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询问家长是否有任何问题或疑虑。有的学校会让学生讲课,学生会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家长有任何疑问可以与老师沟通;其他学校则提倡让学生和老师交流,家长在旁听,家长可以在会议结束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问。
如果家长无法到场,部分学校会采取网上面试的形式。国际学生家长可以在大洋彼岸通过互联网与孩子的老师进行一对一面谈。有些学校会建议家长委托当地监护人代表自己参与,比如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但无论何种形式,在家长会上,老师多以表扬孩子,充分表达对孩子进步的肯定。
一般来说,每个家庭的留学之路都是不同的。如何选择最终取决于家庭的实际情况,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想陪伴孩子成长,那么选择国内更好的国际学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妥协方案。
如果你对申请低龄留学非常感兴趣,或是有意向申请低龄留学,欢迎咨询新东方前途出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