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通识教育
大多数发达国家或教育强国都特别提倡和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内容比较广泛,目的是培养孩子对不同学科的独立思考和理解,最终达到融会贯通。它帮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反复训练他们的思维,明确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其所能提供的课程选择多样化,通过多元化的课程选择,让孩子自由、自然地成长。同时,这种教育理念也是防止学生偏科的重要途径。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教育仍然存在学科偏科、专业过于狭窄的问题。中学打基础时,学生分为文科和理科。进入大学后,文科和理科严重分离。学生普遍缺乏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整体认知。例如,我们经常看到文科学生不懂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理科学生不懂文史哲的基本理论,造成文科和理科学科严重碎片化,这就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因此,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注重个性化发展,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
从学习形式来看,优质的国际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注重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所谓创新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想出各种方法的过程,而批判性思维就是在所有这些方法中找到最 好的路径。两者堪称绝配,缺一不可。
高质量的国际教育非常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它的考试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不以单一考试结果为导向。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他们开始探索自己在中小学的兴趣,并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孩子上大学时,海外大学也会为学生提供大量各领域的选修课程,让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家庭教育是根本
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教育都由三部分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孩子出生开始,他和父母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是最多的,因此家庭教育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和言传身教无不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家庭教育的日益普及,我们都明白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仅仅“身体上的陪伴”其实是不够的。有效的陪伴在于心灵和心灵的沟通。
欧美国家的很多家庭都会在家里开辟一个叫做家庭活动室的空间,家人每天都聚集在一起聊天,进行平等的对话。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就各种问题发表意见,无论对错,但鼓励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同时,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读书时间,书籍成为了家庭中每个人最 好的伴侣。家长和孩子互相监督,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西方大多数家庭并不强迫孩子去名校。相反,他们尽其所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发掘潜力,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多元化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擅长的事情不同,成长的道路也因人而异。所以,家庭教育实际上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塑造自己、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立足点。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即使在这样一个伟大包容的时代,孩子们也可能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继续发展。
国际教育是世界共享的教育实践,是孩子们能够面对的新型教育形式,是孩子融入世界、拥抱未来的重要途径。这种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不仅指出国留学或留学,还指我们自身内部的调整和变化。我们要了解世界规则,尊重世界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与世界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