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电影是没有字幕的,我真的是靠演员精湛的演技和表情,推测了一个故事情节,因为一句话都听不懂 …
但是下课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这部电影的介绍,跟我推测的一模一样!这给了我一定的自信。
原来,其实不靠语言,也是能大概看懂电影情节的,毕竟要相信导演和演员的专业性。
从那之后,我就开始疯狂尝试,遮住字幕看美剧和电影。
建议大家可以先看一遍带字幕的版本,熟悉情节,尤其注意看英文字幕,你会捕捉到很多很有意思的英文表达,特别是那些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是没想到,合起来,还有这个意思的表达,比如over the moon太开心了,rule of thumb经验之谈,等等。
你甚至可以把这些表达和句子直接摘抄下来,中文意思也在字幕里,做笔记很方便。
然后,再遮住字幕看一遍,看自己能捕捉到多少刚刚摘抄过的语言。
你会发现,刚学过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被注意到。而且,你在其他电视剧里,也会再次看到这个表达,并且这一遍,你不用看字幕,就知道它的意思了。
有种学了知识,立刻得到奖励的兴奋感!
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当你了解到一个新知识,比如新单词、新概念等。然后,你会在生活中,到处见到它。一旦发现,无处不在。
营销界还有一个概念叫“七次法则”Rule of Seven,当潜在顾客平均接受广告宣传信息7次以上,才可能发生购买行为。
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见过几次这个单词,也通过摘抄,复习了几次这个单词。
7次之后,你将会对它非常熟悉,就像是早就会的知识一样。在试卷中看到它的时候,也许脑中还会浮现,这是哪部电视剧的哪个角色,在什么场景下说过这句话。
当然,更狠的还在后面。
当你积累了一阵子之后,你会发现一集电视剧中,你摘抄下来的语言会越来越少,因为你对常见的表达已经有一定积累了。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挑战看看“听美剧”了。
大二的时候,有阵子失眠,熄灯之后很久都睡不着。如果刷手机,蓝光又会刺激身体,会更睡不着。
这说明,此刻,我的脑子还不够累啊!所以,干脆就打开了手机里仅有的美剧音频 —— 《老友记》,开始听美剧。
第一次尝试,就在一集半的时候睡着了。因为没有字幕,没有画面,只能逼自己拼命抓取音频中的信息,来推测画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脑真的会很累。
即使听不懂,也会很助眠,你可以回想一下,以前上课是怎么睡着的,狗头保命。
这个睡前听美剧的习惯,我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老友记》是我重复次数最多的音频,因为是喜剧,听起来比较轻松,又是六个朋友之间的故事,特别温馨,所以也非常助眠。
每集内容相对独立,如果听着听着睡着了,第二天,可以从236集中,随机选一集开始听,不容易重复,也不影响情节。
我也怀疑过,这些做法会不会显得有些“歪门邪道”,不像从小到大的英语课,学起来那么正式的感觉。
但是,一个英国教授跟我说,只要你喜欢,愿意课下花时间投入,不管什么方式,都是好方法。
确实,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花时间搞学习,也许真的是内容太枯燥了,过程太复杂了,但是看美剧、听美剧,能让人专注于故事情节,会忘记自己在学英语的苦闷感。
而且剧情就能提供一个语境,比课本中的Lily和Lucy的对话刺激多了,能让我们对这个语境和语境中使用的语言,印象更加深刻,反而是个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美剧和英剧的题材特别多,搞笑的,温馨的,血腥的,刺激的,奇幻的 … 总能找到一部你喜欢的。
隔一段时间,看看不同的题材,也能积累不同的话题词汇。
然后,边积累不同话题的词汇,边做大量听力练习,听力想不提高也很难哦~
1 先看带字幕的版本,熟悉情节,盯着英文字幕看,摘抄生词和表达。
2 再看不带字幕的版本,看哪些摘抄过的内容,你已经能识别出来了,作为检验。
3 通过更多的影视作品和回顾摘抄,作为复习,七次法则。
4 积累一阵子,开始不看画面,听美剧,从日常对话比较多的情景喜剧开始听。
5 如果听懂的不多,可以重复1-3步,先学一遍,再听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