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2014-2015学年,哈佛大学在读中国研究生达到773名,本科生42名。其中,中国大陆学生共有731名,台湾学生58名,香港学生26名。
而在1998年,哈佛大学的中国大陆学生仅为176人,这一数字往后基本是呈逐年递增趋势,增幅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2002年为337人,2007年为400人,2011年为548人。
在2014年的新一轮本科招生中,哈佛大学录取了9名中国大陆的高三学生,相比2001年招收的2名大陆籍本科学生已是翻了好几倍。
即便如此,国内每年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本科学生依然凤毛麟角,去年共有220位高中生被美国15所顶尖大学录取,而后佛录取人数仅占其中的4.09%。
我们需要独一无二的你。
拿奖拿到手软、言行举止到位、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号称学霸,你以为这样就能这样被哈佛录取吗?答案一定是NO!
学生的所思所想备受关注
哈佛招生官Bryce表示,“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的学生。这份申请,就像是你生活的一个投射,我们更希望了解的,是你的生活,你真正关心的问题,和你的兴趣所在。”简历中除了你的课程、奖项、评价,还应该有你的日常生活。哈佛招生官更希望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所思所想才是最重要的。
潜力也是重中之重
Bryce提到,学生进入哈佛后学习成绩好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潜力,即学生将来可以给学校、给国家带来什么贡献。
据悉,2015哈佛在大陆地区录取的四位高中生托福只均在110以上,SAT也在2200以上。同时,他们各有所长,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这也是深得哈佛招生官青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