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发offer似乎已经成为“马虎”的美国大学们在过去十几年中的常规操作,Times曾公开报道过,称大学发错offer这件事为“sad tradition”。
近日,东北大学的发言人表示,因为“技术错误”,在近64,000名研究生申请中,有48人收到了错误的录取通知邮件。这让不少申请者,一天之内,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东北大学已经立即联系他们澄清错误,申请仍然有效,目前正在对所有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最终录取结果将在1月初确定。不止是东北大学,其实录取乌龙事件在其他美国大学的历年录取中也并不鲜见:
2021年,美国肯塔基大学误向超50万高中生发送录取通知;
2019年,理海大学ED放榜错发offer,90分钟后,向申请者道歉,承认发错;
2019年,南佛罗里达大学St. Petersburg校区误发了430份offer;
2017年,哥伦比亚大学由于“人为失误“错发277份硕士项目offer;
2016年,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误发了5000份offer;
201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D放榜误发294份offer;
2012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误发894份offer;
其实除了学校因为操作不当引发的offer乌龙事件外,有时申请者自身的问题也可能会导致学校撤回offer哦!曾经就发生过不少高校撤回学生offer的事情,甚至入学后也有可能遭遇劝退,遣返。
| 社交言论不当被撤回offer!
2019年,一名刚进入哈佛就读的大一新生由于在聊天中出现多次侮辱性词汇,在聊天记录被自己的高中同学曝光后,被哈佛大学开除。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新生,在拿到了哥大的offer很高兴,在社交媒体发表了过激言论引起了同学的不适。于是,有人匿名举报。哥伦比亚大学校方在收到举报之后,开始了调查工作。最终,校方决定对这名学生取消录取通知书。
言论自由不等于百无禁忌。留学生们无论申请前,还是录取后,都要为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负责。
申请者的在校成绩、SAT成绩、课外活动等表现固然是招生委员的首要参照,但是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也可能会成为左右录取决定的关键。36%的大学招生官会查看申请者的社交媒体。各位准留学生请务必管理好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谨言慎行,包括表情包。
| 申请信息造假
众所周知海外大学非常注重诚信,对学术造假深恶痛绝,学校申请界面上往往会注明申请者需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材料。如果学校发现申请者在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有任何造假行为,如标化成绩代考、伪造文书,均会立即撤销已经发放的offer,并会将该申请者拉入该学校的黑名单,甚至可能影响入境或申请其他学校。
近期,加州大学宣布开始严格审查申请者的文书材料的真实性,大学会随机抽取部分申请人的文书材料,对其中关于学术历史、荣誉奖项、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相关内容进行真实性检验。
对于进行文书抄袭检测工作,如有“疑似抄袭”者,则会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能够证明文书真实性的材料自证清白。如果未能证明文书的真实性,申请则则会被取消UC的申请,甚至取消offer!
所以,在申请时同学们千万不能投机取巧,用作弊造假的手段伪造成绩单、获奖荣誉、文书等材料!一旦被发现,不仅会因此被取消offer,还会因为不诚信进入院校“黑名单”!
| 最后一学期成绩不过关
很多同学在申请学校时,历经千辛万苦把自己的有条件offer换成了无条件offer,觉得自己稳了,就开始放飞自我,不好好学习。然而,如果你最后一学期成绩低于了录取院校的要求,offer很有可能是会被撤销的!
比如院校对GPA的要求是3.8,但你的GPA最后一学年掉到了3.6,那么offer就很有可能被取消。比如2017年时,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就取消了500多份秋季入学的offer,其中294份跟成绩单有关,还有209份和学生成绩有关。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保持GPA。即使offer在手,也应继续认真学习,毕竟这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留学细则,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点击在线咨询杭州新东方前途留学顾问老师,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设计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