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C·斯特恩斯(Stephen C. Stearns)是耶鲁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而他自己也在1967年毕业于耶鲁。这位业界大师还开设有精彩的耶鲁大学公开课《进化、生态和行为原理》。
虽然写过很多生物类的著作和文章,但这篇小文和专业无关,斯特恩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给研究生们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对即将去国外留学的同学们也是一种提醒,不要错过大师的指导!
对研究课题必须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刚来学习的时候,请你尽一切可能地多花时间去广泛阅读。看作者是怎么安排结构、提供支撑,让读者信服的。前期阶段往往是艰难的,因为看上去你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但是请保持淡定,正是这个似乎看不到终点的阶段,对你个人的成长和科学灵感的激发至关重要。
这个过程只能你自己一步步地走,首先,如果是别人安排给你的课题,你将觉得那不是自己的选择,这种“不拥有”的感觉,会降低你研究它、捍卫它的动力。其次,研究生阶段将塑造你的未来,这是一个你可以进入某个崭新研究领域的机会。如果你都不明白自己这个课题的意义和重要性所在,你苦哈哈地收集那些数据又有什么用呢?
另外,不要在那些已有但是模棱两可的观点上说一些正确的废话,请直击本质,去验证一些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未曾被检验的假说。
对于论文文体写作来说,斯特伦克和怀特合著的《风格的要素》(Elements of Style)是不错的参考书。在你准备开始撰写第一篇论文前,请仔细阅读此书,然后每隔三四年至少再阅读一遍。罗伯特·戴的《如何写一篇科学论文》(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很有帮助。
研究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往往就需要提交一份研究计划,而真正开启论文写作的时候,研究计划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言了。一份研究计划体现了你多方面的积累和能力:
1. 这些年来阅读和思考的梳理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写作会激发你的灵感。
2. 妥善利用时间的有力证明。这种在进步和输出的感觉,给人更多自信和平稳的心态。
3. 写作能力的检验。脑子里的想法往往很复杂而不成体系、缺乏逻辑,将想法化为结构清晰、表达准确的文字,也更有利于一次性传播给不同的人。只有拿着你的这纸研究计划,教授才更有可能给你实质性的指导意见。
同时,在研究计划书的基础上,你可以设计两三个实验,同时推进它们,看哪个更有可能成功。一开始就设计出两三个路径,比发现一个失败后,再去设计和执行另外的项目,要更加高效。此外,尽可能和更多的行内人讨论你的研究计划,这时候,你也差不多知道论文的引言部分该如何写了。
足够坚强 但不回避心理问题
读研究生意味着你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你会有许多问题需要应对,恨不得把一天过成36小时。如果你没做好准备的话,课业、教学工作、语言要求以及其它不知道什么事情将会让你像一个被推来推去做布朗运动的温顺的大个儿分子一样。
这种压力某种程度来自于,你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将成为你以后发展的铺垫,你需要选择一个不错的课题,而这只是开端,还需要不断自我更新和努力,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同时也要明白没有所谓完美的课题,有瑕疵是没问题的,世间万物都会有瑕疵,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经费、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做出好的结果就是成功了。
读研是你人生的一项选择,但并不是唯一选项。更进一步而言,如果读研真的不适合你,你却非要走下去可能是一种自我伤害和阻碍。在成为科学家之外,人生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或许做市场营销更让你觉得游刃有余。不过,如果你有中途放弃读研的打算,请千万不要冲动行事,可以和师兄师姐、院系老师讨论一下。
斯特恩斯生物专业的文章也许只会有小部分学这个专业的学生才会去读,但是这篇文章对每一个将要留学的你都有借鉴价值,希望大家顺利开启留学生活,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了解更多美国留学细则,点击咨询在线客服,或直接拨打0571-56667666转美国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