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接待咨询过程中有一个问题的出现频率异常高: “我没有什么课外话动,现在该怎么办?”这里我谈三点看法,给各位同学和家长参考。
首先,明确什么是课外活动和高质量的课外活动
在美国大学申请系统Common Application中,每个学生要填写的申请表格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课外活动,允许学生最多可以列举10项课外活动。每一项话动要求提供活动类别、担任职务或角色、活动描述、参与阶段以及活动时长(如每年几周,每周几小时) 等具体信息。
那么,到底什么算是课外活动呢? Common Application里面活动类别这一项就有几十种可以选:学术研究、艺术、体育、职业定位、社区服务、计算机/科技、文化、舞蹈、演讲、环保、家庭责任、外语、新闻/出版、声乐、器乐、宗教、科学/数学、戏剧等。
说自己没活动的,要么是真的做得很少,要么就是做了但自己却认为那些算不得课外活动。美国大学中请所说的课外活动指的是你在正常课堂学习之外发生的各类学习、文娱、社区服务等活动,如养花养草、做模型、实习、国外交流、组乐队、志感服务、玩滑板等等都算。你自己课余时间做了些什么,那些就是你的课外活动。
当然,活动品质也有高下之分。高质量的活动自然要求更高,那些“出于自身兴趣和热情,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取得一定成绩,个人收获成长并给周围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就是高质量的课外活动。比如初三至高二三年,一直从事辩论,从辩手到校辩论队队长,倡导辩论活动,鼓励同学参加辩论社,前后参加大小比赛20余场,拿下十几个团体或个人奖项。这就是个很好的活动,可以想象这位同学对于辩论的热情与为之付出的努力。大家可以参考以上例子,自行梳理一下自己的课外活动并对各项话动做自我评估。
其次,合理安排备考与活动时间。
5月,大部分学生的标准化成绩都还不到位,而11月1日是ED/EA截止时间、1月1日是RD截止时间。满打满算,加起来最多半年时间,要上夏校,上培训班,考好几次托福SAT成ACT,要选校写文书,一句话就是时紧、任务重,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十分焦虑。
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同学们镇定自若,目标,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备和活动时间。在目前这个时间成,对于今年就要申请的同学,总原则是:在确保标准化考试成绩达标的前提下,适度安排课外活动。假如你现在只有一个八九十分的托福成绩,那就集中精力准备考试吧,不要鼻子眉毛把抓,千万不能上课的时候想着活动,活动的时候还在背单词,到最后是哪一头都捞不着。似如你的托福和SATACT都有不错的基础,考试压力不大,那么可以考虑分配一些时间进一步深人原有宿动,甚至拓展新的活动。当然,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希望大家找到专业留学顾问详细咨询。总之,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息,把钢都用在刀刃上。
最后一点,重视并深挖已有活动
很多同学活动背景可能较弱,但是如何去认识和展示这些活动,可是很多同有限的活动资源与写作联系起来,这是应该花大力气去做的事。
学和家长往往因为觉得自己背景不够好,又设有时间和精力去踏踏实实地做活动,所以总想走个捷径,花钱买个所谓“高大上”的活动。比如去尼泊尔支教一周,去云南研究金丝猴一周,去亚马逊监测热带雨林生态两周,去非洲做志愿者者两周。请各位同学和家长用理性的头脑想一想:一周、两周你能克服多少困难,能收获什么,能给你自己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之前我有文章写过,美国大学招生官看到这样的“花瓶”活动经历,第一个反应就是你拿着父母的钱去旅游。你还指望别人会对你有好印象吗?最有价值的活动不是要不远万里地去做些不适 合高中生身份的事儿,而是要立足于自己日常所处环境,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发现活动机会,然后持久,深人地做下去,快乐自己,影响他人。除此以外,别无他途。请各位同学,家长不要误人歧途。说到这里,我想起去年有一个老外在上海做了一个关于小笼包的调查研究。当时我就想,这要是我的学生做的该有多好啊。想想你和招生官说你知道全上海最好吃的、最漂亮的、最大的、最小的、最重的、最轻的、最五颜六色的、最经济实惠、历史最悠久、最贵的、最便宜的小笼包,那该多酷啊!
最后总结下,面对活动背景弱、考试任务重、申请时间紧的形势,千万不要慌张。搞清楚什么才是好的课外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考试、活动计划,或深挖既有活动项目,或寻求新的活动机会,踏踏实实,稳步推进,做好申请前最后的冲刺。